第70章 火烧毒贩

 事实上,并非所有大英帝国的人都齐声高呼着“荣耀至上”并团结一致。免费看书就搜:我的书城网  

 有许多英国人率先积极推动废除奴隶制。 

 英国也是率先废除奴隶贸易,甚至将奴隶制本身定为非法的国家。 

 而且,也有一些英国人主张,无论多么缺钱,向他国贩卖鸦片这种恶魔般的东西都是不道德的行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英帝国那耀眼的“荣耀”就消失了。 

 毕竟,曾经进行过大规模奴隶贸易,让无数清国人因吸食鸦片而上瘾的国家,也正是英国。 

 英国就是这样一个光明与黑暗并存的国家,但近代的大英帝国被称为“荣耀”的代名词,也是有原因的。 

 当金钱的重量与良心的重量发生冲突时,大英帝国这个“天平”几乎总是倾向于能带来金钱的那一边。 

 良心取得胜利的情况,大多是当某件事己经不再是能带来巨额财富的产业时。 

 废除奴隶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奴隶贸易是一棵“下金蛋的母鸡”时,即使一些有良知的人呼喊着“黑人也是有理性和情感的存在”,人们也充耳不闻。 

 只要无视那一点点良心,就会有巨额的财富滚滚而来,谁还会在意呢? 

 黑人是生病死去,还是像对待牲畜一样被对待,都不妨碍金钱源源不断地流入。 

 鸦片贸易也没什么不同。 

 虽然也有一些声音质疑“随意贩卖鸦片是不是不太好”,但与进入口袋的大量金钱相比,这些良心的声音显得微不足道。 

 在亨利到来之前担任担任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的查理·义律,也是在这种两难境地中备受煎熬的人之一。 

 “最终,英国本土决定无论如何都要继续向清国贩卖鸦片,大使先生你处于必须忠实执行英国本土决定的立场,对吗?” 

 “你不太喜欢这样的决定吗?” 

 “像我这样的官员,除了遵循上级制定的方针之外别无选择,个人的判断又有什么重要的呢?只是,我希望在遥远的未来,自己不会被当作‘耻辱’的象征。” 

 据亨利在伦敦时的调查,查理·义律其实是反对鸦片贸易的,他更曾经指出以鸦片贸易赚取利润是英国的耻辱,他认为清英两国之间应该存在对等和公平的贸易,但同时他也是引发鸦片战争并侵略香港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这也许就是屁股决定脑袋吧。 

 因此,义律一反罗便臣的作风,上任后,没有理会伦敦的反对,便着手改善英国与清廷的关系,以恳切的语气致函时任两广总督邓廷桢,表示希望两人能够在广州见面。 

 然而,义律经过多次交涉仍无济于事,清方始终拒绝接见他。 

 据资料统计,鸦片在18世纪初输入清国的时候,每岁不过200箱,但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前夕,己大幅曾加至每岁30,000箱。 

 虽然清廷己经多番重申禁烟的命令,又在1837年命令邓廷桢驱逐伶仃洋和香港一带水域的鸦片走私活动,但由于烟商以性能良好的趸船装载鸦片,以致走私活动难以捉截。 

 邓廷桢亦曾多番传谕义律,要求他正视走私问题,虽说义律反对鸦片贸易,但受到英国议会和英商的压力,总监的权力又相当有限,他只好屈服,漠视清廷的谕令。 

 他看到鸦片商人代表时皱眉头,以及在亨利表示将行使全权时表现出安心的反应,想必也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倾向。 

 从第一次收到他的报告时起,亨利就觉得他是一个适合承担计划的商业人才。 

 “我完全理解商务总监你的心情。我也是,每次看到威廉·渣甸吹嘘‘鸦片并不比酒更有害’时,都深恶痛绝,这是我做为一个人的基本底线。” 

 “哈!如果把他以后喝的所有酒都换成鸦片,真不知道他会说些什么。如果真到了那种情况,他吸食鸦片而不是酒,我会认可他的说法的。” 

 即便科学的分析方法尚未普及,这个时代的人也并不愚蠢。 

 早在18世纪末,虽然鸦片的危害还没有得到确凿的证明,但现在己经是19世纪上半叶了。 

 在大规模生产并贩卖鸦片几十年后,己经积累了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样本,足以观察其产生的影响。 

 虽然“药物成瘾”的概念尚未在科学上得到完美的证明,但英国的高层己经从经验上知道鸦片会让人上瘾并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