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闽浙之役(第3页)
战场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清军士兵的尸体,鲜血染红了大地,一片凄惨景象。
12日,余步云眼见城中无兵可战、无险可守,试图要求英方和谈。
他派使者前往英军营帐,使者小心翼翼地对英军指挥官说:
“我们愿意和谈,希望贵军能停止进攻。咱们有话好好说,何必兵戎相见呢?”
英军指挥官轻蔑地一笑,眼中满是不屑,说:
“和谈?现在可由不得你们。回去告诉余步云,要么投降,要么等着被消灭!我们大英帝国的军队可不是吃素的!”
余步云得知和谈失败,无奈之下,弃城而逃,他的懦弱行为遭到了无数人的唾弃。
13日,英军几乎未费一兵一卒,便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宁波。
但乡民们并未就此屈服,一位年轻的村民站出来,对众人说:
“英军太可恶了,咱们不能让他们得逞!大家跟我一起,去抓这些侵略者!他们在咱们的地盘上作威作福,咱们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乡民们纷纷响应,拿起简陋的武器,自发组织抵抗。
他们凭借着对家乡的热爱和无畏的勇气,成功俘虏了40余名英国人,给英军以沉重打击。
1841年10月18日,道光帝在紫禁城的养心殿内,满心期待地等着浙江传来捷报。
他坐在龙椅上,眼神中充满了希望,心中想着或许浙江的将士们己经击退了英军,收复了失地。
然而,等来的却是杭州的上奏,得知镇海失守、裕谦殉难的消息,奏折中还请求调兵增援浙江。
道光帝看完奏折,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他猛地一拍桌子,怒喝道:
“这群逆夷,实在可恶!朕如此信任他们,竟连失数城!朕的大清江山,岂能任由他们践踏!”
他转头问身旁的军机大臣:“依你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置?朕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军机大臣连忙跪地,惶恐地说道:
“皇上息怒,当务之急,需派遣得力将领前往浙江,组织兵力反击。咱们要重振旗鼓,给英军以迎头痛击,收复失地,捍卫我大清的尊严!”
道光帝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说:
“朕任命奕经为扬威将军,从八省调兵1.2万人,征讨逆夷。同时,鼓励沿海团练乡勇,修筑土堡,坚壁清野。对那些捐资助饷的绅民,要给予厚赏。朕要让英军知道,我大清不是好惹的!”
翌日,道光帝又下旨赦免此前被判斩监侯的琦善,打算将他发往浙江军营,让他效力赎罪。
军机大臣进谏道:“皇上,琦善之前办事不力,致使诸多失误,此番是否……”
道光帝摆了摆手,神色复杂地说:
“罢了,让他去浙江戴罪立功吧。或许他能将功赎罪,为我大清挽回一些颜面。”
但最终,琦善还是被改发到张家口军台,充当苦差,他的命运也随着这场战争的发展而跌宕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