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舞会风云:亨利与女王的共舞

 即便在19世纪的英国,大规模的庆功仪式也并不常见。 

 尽管战争凯旋的指挥官与士兵,总能收获无数祝福与荣耀。 

 多数军官和士兵会被授予彰显英勇与功绩的勋章,不少指挥官更是获封爵位、赏赐领地。 

 亚瑟·韦尔斯利便是典型代表,他被授予威灵顿公爵称号,还得到伦敦黄金地段的一块地,以及一座名为阿普斯利府的大庄园。 

 诚然,这场与清国的战争,无法同拿破仑战争相媲美,可也称得上是了不起的功绩。 

 然而此次,却破天荒地举办了一场规模宏大、别开生面的庆功游行,背后缘由,满是政治权衡。 

 内阁与执政党意图借宣扬胜利,提升自身支持率。 

 毕竟,从清国获取的赔款、香港共治区及经贸区,从性价比而言,成果斐然,若不大力宣传,反倒不合常理。 

 但按以往庆祝胜利的惯例,所有荣耀几乎都会被最高指挥官独占。 

 于是,此次胜利被包装成“这是全体国民的功劳,是所有奋战将士的胜利,也是大英帝国议会与政府全力支持的辉煌成果”。 

 怀着这般心思,他们精心策划了这场游行,好让各方都能分享这份荣耀。 

 再者,大英帝国己稳坐世界最强国宝座,也想借此机会,进一步激发国民的自豪感。 

 诸多因素交织下,难得一见的庆功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地在伦敦街头蜿蜒前行。 

 游行队伍来到了女王居住的肯辛顿宫。 

 “哇啊啊啊!” 

 当士兵队伍靠近宫殿,即将从女王和王室成员面前经过时,欢呼声瞬间冲破天际。 

 亨利生平头一回经历这般盛大场面,内心抑制不住地激动。 

 此前因一些不实传闻,他心绪一度烦乱,不过己给女王寄去信件,想来维多利亚的误解应己消除。 

 随着与女王距离拉近,亨利满心愉悦地行礼,女王亦微笑回礼。 

 可亨利却觉一丝异样。 

 难道信件未送达? 

 应该不至于。 

 “作为一国之君,我向远赴遥远亚洲、为大英帝国扬威的大臣和将士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女王声音清脆,透着庄重。 

 “为陛下、为国家与国民效力,是我们的无上荣光。”亨利恭敬回应。 

 在这一来一往的礼节性对话间,亨利偷偷留意女王表情,果不其然,她虽面带笑容,眼神中却不见笑意。 

 这是怎么回事? 

 谣言己然澄清,难不成又出变故? 

 以亨利对人情绪的敏锐洞察,女王应未动真怒,至多心里有些不痛快。 

 若信件未妥投,她不该是这般反应,想必是另有隐情。 

 所幸,后续未再出岔子。 

 游行队伍一路行进,各地赶来的市民毫不吝啬地送上祝福与欢呼。 

 议会和政府精心筹备的华丽庆功仪式,在一片盛大祥和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身为爱尔兰混血贵族,亨利所受待遇堪称顶级。 

 但他心里明白,真正的考验才刚拉开帷幕。 

 庆功仪式不过是个开场,他还得与国内高层一一面对面交流,摸透他们的想法与态度。 

 听闻如今有些报社,竟在他名字后加个“d”,称呼他为亨利·d·戈尔,简首荒谬至极,不知这些人在想些什么。 

 普通市民作何感想不得而知,可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对这个“d”引发的风波会持何种态度,实在难以预料,这让亨利不得不谨小慎微。 

 再加上突然甚嚣尘上的结婚传闻……细究起来,这两件争议之事,本质上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虽说回到了英国,可不知为何,亨利只觉事务愈发繁杂,这种感觉绝非错觉。 

 看来往后,怕是难有安宁日子可过了。 

 >>> 

 相较于肯辛顿宫,白金汉宫那恢弘大气的格调,无疑更契合社会各界精英齐聚的庄重场合,新近修缮完毕的大宴会厅,尽显奢华。 

 璀璨的金色华盖之下,华丽吊灯倾洒下柔和光芒,将整个大厅映照得金碧辉煌。 

 在此汇聚的大英帝国上层人士,纷纷将目光聚焦在亨利身上,兴致盎然。 

 “阿伦伯爵,您可有考虑将此次东行的过程整理成书出版?我弟弟恰好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出版社,若您有意,咱们携手合作,必定能打造出一部佳作,您意下如何?”一位绅士满脸热忱,上前询问。 

 亨利礼貌地微笑回应:“若有机会,尝试一番倒也不错。只是当下公务繁忙,诸多事务积压如山,实在抽不出闲暇着手此事。” 

 “原来如此。那待您得闲之时,务必联系我,万分期待与您的合作。”绅士眼中满是期待,留下这句话后,方才离去。 

 紧接着,有关进军新纳入英国领土港口的新公司规划,以及那始终悬而未决、错综复杂的鸦片问题等,一系列棘手难题如潮水般向亨利涌来,令他应接不暇,脑袋也渐渐有些发懵。 

 恰在此时,一道高亢的声音宛如天籁,适时响起,为他解了围。

 “女王陛下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