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新老交替(第2页)

 “不是,我也并非没拟好名单。可你说不想担任财政大臣,这一下事情全乱套了。” 

 “这很正常啊。我实在没理由担任财政大臣。相较于那个职位带来的荣誉,我更看重实际利益。” 

 负责大英帝国经济事务的财政大臣,从历史上看,一首是内阁中最为重要的职位之一。 

 掌管钱袋子的大臣手握重权,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世间法则。 

 即便在当下讨论大英帝国大臣的排序,多数人肯定会将财政大臣排在首位。 

 查尔斯一心想让亨利出任财政大臣,只是亨利目前对该职位并不感兴趣。 

 “话虽如此,你先前也担任过外交大臣,如今若继续担任,是不是有点……不管怎样,你总得再兼任个职位。” 

 “那就新设一个合适的职位便是。在此之前,财政大臣是重中之重,得尽快选出合适人选。” 

 “你若不担任,是不是该让迪斯雷利担任呢?” 

 “迪斯雷利议员倒也不错,但依我之见,最好还是等到下次选举再说。” 

 迪斯雷利虽说比查尔斯·韦尔斯利年长些许,但他作为

30多岁年轻政治家的形象依旧深入人心。 

 30多岁的首相朝气蓬勃地领导国家固然很好,可若内阁中最重要的核心大臣也全是年轻政治家,会给人留下怎样的印象呢?保守派或许会觉得这样缺乏稳定性。 

 而且,选举刚结束就只任用自己人,独占所有高级职位,这种吃像也太难看了。 

 “反正迪斯雷利现在也表示,比起担任财政大臣,更想在内政部积累些经验……不过,说不定他是以为你会担任财政大臣,所以才退出的呢。” 

 “那我亲自去和他谈谈。不管怎样,从当下的象征意义来讲,把财政大臣这一职位交给久经考验的人较为妥当。” 

 “那会是谁呢……” 

 “无需舍近求远。继续任用前任财政大臣戈尔本即可。” 

 “你是说继续任用前首相内阁中的大臣?” 

 戈尔本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资深政治家,正如查尔斯所说,他也曾是上届政府的大臣。 

 但当罗伯特·皮尔明显显露失势迹象时,他旋即倒向了这边。 

 为避免给人留下只任用自己派系的不良印象,至少得重用这样一个人。 

 “严格来讲,戈尔本大臣在威灵顿公爵担任首相时就担任过财政大臣。而且在前首相任职期间,他还出任过内政大臣,之后又再度担任财政大臣,所以他的实际工作能力是得到过确切验证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元老们而言,他能很好地向他们表明,查尔斯你并非只是个激进之人。” 

 “原来如此。首相尚年轻,任命一位经验丰富的财政大臣,看起来会更为稳健,党内那些担忧的声音也会随之消散。” 

 “不仅如此,民众也会认为新首相处事均衡,从而感到安心。我会运作《晨邮报》,大力称赞首相你均衡的用人策略,效果很快便会显现。” 

 “这样啊。仔细想来,确实是个绝妙办法。真该一开始就听你的建议,而非固执地想独自完成。” 

 “并非如此。你想亲自去做的这份态度至关重要。在遇到难题时倾听顾问们的意见,这种方式对你这位首相自身的成长更为有益。毕竟我不可能一年365天都待在伦敦。” 

 最重要的财政大臣职位确定后,其他职位也迅速得以填补。 

 而且,在查尔斯的极力主张下,亨利不仅继续担任外交大臣,还临时获得了一个额外职位。 

 实际上,鉴于加拿大的移民政策以及未来在新大陆要开展的工作,确实需要一个合适的职位,所以亨利便顺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倘若你一定要再给我一个职位,我希望担任一个既能负责加拿大的行政事务,又能在外交方面自由行事,以推动加拿大移民和开发工作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