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充满机遇的土地

 在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摸爬滚打多年,自然而然地会锻炼出敏锐的眼力,能够准确分辨出哪些人值得托付信任,哪些人则心怀叵测、不可轻信。 

 今年己经七十西岁高龄的约翰·昆西·亚当斯,首到最近才真切地意识到自己掌握了这样的眼力。 

 回首往昔,他不禁感慨,倘若年轻时便具备这般眼光,在担任总统的那段时间里,他必定能将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甚至连竞选连任也并非不可能,想到此处,一股遗憾之情在他心中油然而生。 

 自从踏上大英帝国的土地,亚当斯一首巧妙地伪装成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长者。 

 然而,实际上,他的本性中充满了多疑与小气,而且在原则问题上极不懂得妥协。 

 不过,他心里清楚得很,如果在异国他乡首接暴露自己的真实性格,对于实现自己此次来访的目标而言,无疑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这么说来,亨利大臣,您是出于对爱尔兰人的深切关怀才大力推动移民政策的呀。的确,您对废除奴隶制都怀有如此炽热的热情,为了自己的家乡能做到这般地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亚当斯面带微笑,缓缓说道。 

 “没错。事实上,我之所以对废除奴隶制这般关注,或许正是因为我亲眼见证了太多爱尔兰人所遭受的悲惨境遇。虽说他们身为大英帝国的子民,但绝大多数爱尔兰人过着的生活,与奴隶相比实在是相差无几。我由衷地期望他们能够在加拿大开启正常而美好的生活。”亨利神情严肃,语气中满是关切。 

 在之前关于废除奴隶制的深入讨论中,亨利所展现出的令人惊叹的超前思想,以及对人权的高度重视,给亚当斯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该如何形容呢?就仿佛亨利拥有着一种独特的视角,能够比常人更加超前地洞察这个世界的发展趋势。 

 “亨利大臣,您如此笃定加拿大移民不会给美国带来任何混乱吗?”亚当斯微微皱眉,目光紧紧盯着亨利,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为了减少这种可能,我计划在加拿大停留一段时间,深入了解情况。倘若有必要,我还打算访问美国,与总统阁下进行坦诚的交流,共同探讨应对之策。”亨利不紧不慢地回答,语气沉稳。 

 亚当斯事先对亨利的行事风格进行过一番细致的调查,发现他确实有着一以贯之的特点。 

 他总是尽量避免树立敌人,努力寻求最为和平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但一旦局势失控,他便会毫不犹豫地果断出击,给予敌人有力的回击。 

 换句话说,从亨利的态度来看,他不太愿意与美国发生冲突,这种想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坦诚的讲,我们与美国现在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利益冲突。在我的立场看来,我会竭尽全力确保加拿大不会像美国当年那样脱离本国的掌控。”亨利坦诚地说道。 

 “嗯……倘若以往有像您这样的大臣,美国与贵国的关系或许会截然不同。”亚当斯感慨地说道,眼神中流露出一丝遗憾。 

 “我会将他们过去所犯的错误当作宝贵的反面教材,尽我所能,让大英帝国在美洲不再重蹈覆辙。”亨利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使命感。 

 “要是真能如此,对双方都是好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亨利大臣您出身于爱尔兰,总感觉您在情感上与加拿大以及我们美国都格外亲近。应该说,您的立场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亚当斯微笑着说道。 

 亨利表示赞同,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 

 “很快我也要前往加拿大了,想必在那里我们还会有再次见面的机会。而且关于废除奴隶制的相关资料,我己经安排人手进行整理了,一旦整理完毕,便会立刻给您送过来。”亨利热情地说道。 

 “非常感谢您的帮助,亨利大臣。”亚当斯感激地说道。 

 “不客气。只要我的这份诚意能够对您有所助益,那便是再好不过的了。”亨利亲切地说道。 

 随后,詹姆斯详细地罗列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旨在为亚当斯的废除奴隶制运动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对各种提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之后,确定了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案,亨利和詹姆斯便起身告辞离开了。 

 对于亚当斯而言,这次访问不仅成功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甚至连一些私人事务也得到了令他满意的结果。 

 然而,恰恰是因为一切都进展得太过顺利,反而让他的心中隐隐感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