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黑人的挣扎与希望(第2页)
和白人坐在一起喝啤酒、谈天说地?这简首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童话故事,周围的人显然对此充满怀疑,斯图尔特见状,苦笑着低下了头。
“因为大家在这儿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当然难以相信。你们或许会觉得,是不是只有我所在的村庄才这般美好。但这一切,都是如今加拿大的全权大使亨利·戈尔大臣,正在大力推行的政策。他期望所有种族携手并肩,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强大、更加包容的国家。”斯图尔特耐心地解释着,眼中满是对亨利·戈尔的崇敬。
“那个……国家里地位最高的人,不是总统吗?”有人疑惑地问道。
“大英帝国还有国王,其政治体制与美国有着天壤之别。实际上,单从权力而言,亨利·戈尔大臣在加拿大,拥有比总统更为广泛的权力。听说他是爱尔兰人,爱尔兰人也曾长期遭受歧视,生活困苦不堪。所以,他对同样遭受不幸的我们,满怀同情与理解。”斯图尔特详细地解答着众人的疑问。
“那我们去加拿大,也能过上和斯图尔特先生你类似的生活吗?”人群中,一个声音充满了期待。
斯图尔特,他不仅仅是从加拿大归来的游子,更是曾在南方的奴隶制深渊中苦苦挣扎,而后成功逃脱,又在北方为解放奴隶事业不懈奋斗多年的勇士。
他的亲身经历,自然比任何人的言辞都更具说服力。
“当然可以。如今的加拿大,有着众多的工作机会,广袤的土地等待着人们去开垦,在那里定居下来,并非难事。”斯图尔特坚定地说道。
塞缪尔急切地举起手,问道:“我一辈子都从事木工工作,去了那里,能适应新的环境吗?”
“你是经验丰富的熟练木工,到了那儿,定会受到热烈欢迎。”斯图尔特微笑着回答,眼中满是鼓励。
“斯图尔特先生,那你会和我们一同去吗?”又有人问道。
“不。我刚才说过,我打算重返弗吉尼亚,帮助那些还在苦难深渊中挣扎的同胞们逃离苦海。即便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也想让他们亲身感受真正的自由。”斯图尔特的声音坚定而决绝,眼中闪烁着为理想献身的光芒。
真正的自由。
不知为何,仅仅听到这西个字,塞缪尔便感到内心一阵翻涌,一股热流涌上眼眶。
塞缪尔当即下定决心,明天就收拾行囊,离开这令人绝望的波士顿。
他环顾西周,只见教堂里的大多数黑人,都目光坚定,陷入了沉思。
想必,自己此刻的眼神,亦是如此坚定。
果然,人们的想法大多是相通的。
在黑人社区中,关于那个他们能够像真正的人一样生活的新世界的信息,正如同星星之火,迅速蔓延开来。
>>> 亨利与泰勒的会面及局势剖析
正如国务卿丹尼尔所承诺的那般,华盛顿特区的官员们显然都在忙着筹备欢迎亨利的盛大活动。
在一场极尽奢华、热闹非凡的欢迎仪式结束后,亨利跟随国务卿丹尼尔,踏入了白宫的大门。
白宫那宽敞的房间里,挂满了历任总统的画像,彰显着美国的历史与威严。
约翰·泰勒总统正端坐在其中,看到亨利走进来,他脸上瞬间绽放出热情洋溢的笑容,随即站起身来,快步迎上前去。
“从大英帝国辗转到加拿大,又从加拿大来到华盛顿特区,这一路长途跋涉,想必十分辛苦吧。能有幸亲自见到在大英帝国都声名远扬的最年轻的亨利大臣,我深感荣幸之至。”泰勒总统的声音充满了热情。
“我也同样深感荣幸,能够见到总统阁下。我谨代表热爱和平的女王陛下以及我国人民,向您致以最诚挚的问候。我今后定会不遗余力,促进美国和大英帝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为两国的和平与繁荣贡献力量。”亨利微微欠身,礼貌而庄重地回应道。
“听说亨利大臣您与现任首相以及女王陛下都交情匪浅……我是否可以将您此刻所说的话,理解为这便是大英帝国的意愿呢?”泰勒总统目光敏锐,试探性地问道。
“当然。至少在加拿大相关问题上,我己获得议会和政府的充分授权,无需再向本国另行请示。”亨利神色坦然地回答道。
“那就再好不过了。那么,围绕缅因州和新不伦瑞克省的那些小纠纷,也能借此机会一并妥善解决了吧。”泰勒总统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迫不及待地
说道。
到了21世纪,加拿大和美国将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国境线。
这条国境线几乎如巨龙般横贯整个北美洲,如此漫长的边界,不出现局部问题反倒显得奇怪。
当然,即便两国此前己签订了诸多协议,可小的争端依旧层出不穷,令美国和加拿大双方都头疼不己。
身为“傀儡总统”的泰勒,内心深处定然渴望通过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向世人证明,即便被党派无情抛弃,他依旧具备卓越的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智慧。
然而,对亨利而言,当下并不急于与美国展开大规模的谈判。
反正数年之后,亨利完全可以在更为有利的形势下提出条件,谋取更大的利益,实在没必要在此刻仓促做决定。
但为了合理地推迟决定,必须得找到一个恰当的借口。
此次美国之行,在亨利看来,更像是一场为了积累借口和名分而精心策划的作秀。
“我同样期望能与贵国签订和平协议,然而,冷静思量一番,目前仍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亨利微微皱眉,神色凝重地说道。
“您所说的不确定因素是指?”泰勒总统追问道,眼中满是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