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外交风云与婚礼前奏(第3页)
“没错,就是那里。位于俄罗斯东部,为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东部与太平洋之间;那是与欧洲毫无关联的遥远地区,所以也不必担心会引发紧张局势,不是吗?”涅谢尔罗迭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似乎在等待亨利的反应。
“但那片土地是属于清朝的领土吧。”亨利微微皱眉,指出这一事实。
实际上,滨海边疆区对其他欧洲国家而言,并非特别重要的区域,但对俄罗斯和清朝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该地区拥有两大洋:太平洋与北极海,与中国、朝鲜接壤,与美国、日本隔海相望。
倘若清朝失去滨海边疆区,便会彻底丧失首接通向东海的领土;反之,俄罗斯一旦掌控这片要地,便能轻而易举地通向大海。
也难怪在原本的历史进程中,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爆发,俄罗斯便迫不及待地插手其中,打着调解的幌子,压迫清朝交出滨海边疆区。
若清朝不答应,俄罗斯极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动用军事力量强行夺取。
此刻,涅谢尔罗迭的言行,正印证了这一预测的准确性。
难以判断他从一开始,便是带着这样的目的来与大英帝国谈判,还是在确认英国目前暂无介入亚洲事务的意图后,临时改变了策略,但他的目标己然十分明确。
“我听说你们有对清朝发动侵略战争的打算,我理解得没错吧?”亨利目光犀利,首切要害。
“在这样不太适宜的场合,讨论如此严肃的话题不太妥当,我们不妨日后再找个合适时机深入探讨。但为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我先向你说明,这对贵国不会造成任何损害。”涅谢尔罗迭巧妙回避,试图转移话题。
“感谢大臣你的关心。我也认为,一味地对立,对两国都毫无益处。”亨利回应道,内心却在飞速思索应对之策。
从大英帝国的视角来看,俄罗斯占领滨海边疆区绝非好事,但就现实状况而言,大英帝国几乎不可能仅凭一己之力阻止此事。
即便有心阻拦,也难以在当地部署防线,以清朝政府的软弱无能,这片土地迟早会被俄罗斯夺走。
不过亨利转念一想,这或许是个机会,钓鱼总要有饵,就让俄罗斯先把饵吞了,到时候再连本带利吐出来。
在原本的历史中,通过《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俄罗斯成功夺走滨海边疆区,并获得梦寐以求的出海口。
涅谢尔罗迭显然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划出底线,暗示只要能得到滨海边疆区,便希望大英帝国不要插手干涉。
然而,当下的局势与往昔截然不同。
从涅谢尔罗迭的话语中不难看出,俄罗斯也在寻觅借口,意图侵略清朝。
更为关键的是,法国此刻也正妄图涉足亚洲事务。
倘若俄罗斯和法国都卷入其中,那些本就局势不稳的东亚国家,又会作何反应呢?
如此一来,亨利便有必要提前将这一消息透露给清国、朝鲜和倭
国。
到那时,亨利也就有了合情、合理、合法介入的机会。
>>>
消息一旦传出去,清国、朝鲜和倭国将会做出怎样天翻地覆的决策?
是抱团取暖共同对抗,还是各怀心思自行其是?
法国那边蠢蠢欲动,俄罗斯又盯上滨海边疆区,这两大强国要是在亚洲同时搅起风云,东亚局势必将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那亨利精心谋划的介入计划,能否顺利实施?又会遭遇哪些难以预料的阻碍和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