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爵位落地与权力重塑(第2页)

 在原本的历史进程中,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国门被迫打开,加之航运条件相较于古代有了显著提升,华人人口开始大规模地向世界各地迁徙。 

 以移民数量最多的东南亚地区为例,华人可统计以及不可统计的人数加起来超过数百万之巨: 

 光绪初年,在雪兰莪和霹雳州从事采锡矿工作的华工便有十几万人。 

 1876年,郭嵩焘途经马来亚时记录,新加坡的华人约有20万,槟榔屿则聚居着10万多福建人和广东人。 

 19世纪末,缅甸的华侨约达4万人,其中2.1万人在仰光,约1万人在曼德勒。-咸_鱼+看-书^罔` \耕-歆?罪\哙` 

 1889年,印度支那的堤岸有华侨14,944人。 

 1900年左右,西贡的华侨数量为73,857人。19世纪末,暹罗的华侨多达150万人,其中3.5万余人生活在曼谷。 

 1891年,马来亚柔佛的华侨数量远超马来人,在200,000人口中,华侨占了150,000人,而马来人仅有35,000人。 

 1891年,北婆罗洲总人口7,131人,其中华侨3,627人,到十九世纪末,华侨人数激增至20,000人,他们大多是客家人、广东人、海南人、汕头人和厦门人;这些移民初来乍到时多从事苦力工作,凭借着勤劳精明的特质,很快便摇身一变,成为商店老板、庄园主和商人。 

 1890年,爪哇的华侨人数为242,000人;德利苏丹国和苏门答腊东岸,有华侨80,000人。邦加岛有35,000华侨在从事锡矿开采工作。 

 1892年,阿南巴斯群岛人口1,500人,其中华侨600名。 

 19世纪末,菲律宾的华侨估计有十万人。 

 在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区,从1840年至1870年,欧洲人口贩子将厦门、香港等地70多万中国劳工当作“猪仔”贩卖到南美洲充当苦力。同一时期,约有200多万华人前往美国和加拿大“淘金”。其中,有60万人抵达美洲,当中12.5万人去往古巴,10万人去往秘鲁。从1853年到1884年,官方记录显示有17,904名中国人以契约劳工的身份来到英属西印度群岛。 

 在东北亚地区,也有数万人移民至此。1895年,海参崴的华侨达三万人,多数为小商贩,此

外还有前往倭国、朝鲜等地的华侨。 

 在大洋洲地区,有十几万人移民。1890年,澳大利亚昆士兰有华侨7,244名,维多利亚有华侨12,123人;1900年,澳大利亚北部有华侨3,000人;1901年,新南威尔士有华侨1万余人。1898年,新西兰有华侨4,585人。 

 如今,时机己然成熟。亨利决定让香港总督查理义律和加拿大总督即刻行动起来。 

 给出的理由便是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并且按人头分配土地,以此鼓励华人全家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