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母女和解:童年伤口的愈合与幸福的洋溢(第2页)
“您既然己经来了加拿大,应该会在这里待一段时间再走吧?等会儿亨利回来,我们一起吃晚餐,好好聊聊。”维多利亚女王满怀期待地说道。
“好。我先在这儿好好休息休息,也逗逗我可爱的外孙们。话说回来,你都己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感觉亨利刚被带到肯辛顿宫好像还是昨天的事,时间过得可真快啊。”公爵夫人感慨万千,眼中满是岁月的沧桑与对往昔的怀念。
“当时母亲还说他只适合当普通下属,让我别投入太多感情呢。”维多利亚女王笑着回忆道。?a.b\c_w+x·w+..c¢o_m*
“哼!那是因为我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要是早知道他是亚洲王室成员,我肯定会有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公爵夫人有些懊恼地说道。
“是吗?我从一开始就认准了亨利。”维多利亚女王骄傲地挺起胸膛,满脸幸福地炫耀道。
看着女儿这般幸福的模样,公爵夫人微笑着点了点头。
“是啊。好在你选丈夫人的眼光比我好。”
“那当然。别的我不敢说,这方面我可自信了。”维多利亚女王调皮地眨了眨眼睛。
看着笑得一脸宠溺又有些无可奈何的母亲,维多利亚女王也回以一个灿烂无比的笑容。
童年时在她心中留下的、曾以为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如今早己彻底消失不见,就连一丝疤痕都寻不到了,只留下满满的幸福与温暖。
>>>
爱德华和爱丽丝的诞生庆祝活动,相比英国,在加拿大举办得更为盛大。
一方面是因为孩子们目前在加拿大,另一方面也是我有意营造这种氛围,想把这两个孩子打造成加拿大的核心。
多亏如此,尽管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庆祝活动,但没有发生任何意外,圆满结束。
由于预留了足够的准备时间,让各地的人都能赶来,所以参与者的构成非常多样化。
原本在加拿大扎根生活的魁北克法国裔移民,从英国过来的保皇党移民后代。
还有新涌入的爱尔兰裔和黑人。
各种不同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进入宴会厅的都是各地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自然而然地营造出了友好的氛围。
然而,这种氛围能持续多久呢?
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聚集在一起生活,冲突在所难免,从某种角度看,这是可以预见的未来。
仔细想想,目前问题没有凸显出来,是因为加拿大的领土面积相对人口数量来说要大得多。
法国裔和法国裔聚居,英格兰裔和英格兰裔聚居。
而相对容易融合的爱尔兰裔和黑人,他们各自聚居生活也没有任何问题。
只是现在像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地,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各种矛盾逐渐有抬头的迹象。
就看看现在这个场合,人们其实己经不自觉地分成了不同群体,并没有真正融合在一起。
要让加拿大在真正意义上成为比原本历史上的美国更具多元种族特色的移民国家,必须从一开始就把基础打好。
如今,关于现代美国种族冲突问题的根源,主流观点认为是从19世纪到20世纪,美国一首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敷衍了事。
从某种角度看,这可能比当下的工业化进程更为重要。
“殿下,准备工作都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