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亨利对 “尊王攘夷” 的解读(第3页)
“那我即便遇到万一的情况也没什么可担忧的了。”德川家庆松了口气。
“不过,大英帝国强势介入毕竟影响不好。将军还是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亨利提醒道。
“哈哈哈,那是当然。我只是假设一下才问的。”德川家庆笑着掩饰道。
此刻他自然满怀自信,可若真与比预想中强大得多的强藩联盟交战,他还能笑得出来吗?
其实对亨利而言,幕府被彻底排挤,恰是他介入的绝佳时机。
要达成这个目的,不仅要对幕府,对萨摩和长州也得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悄悄给予支持,毕竟“狗咬狗”的局面才更具看点,若只是“狗咬兔子”,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就在亨利整理思绪之际,德川家庆用手指轻轻敲了敲酒杯,转换了话题:
“话说回来,殿下接下来应该要前往天皇陛下所在之处了……你觉得没问题吧?陛下极为想见你,而且……最重要的是,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形式上还是需要陛下的批准,所以得先征得陛下的许可。”
“没问题,当然可以。都己来到这里,若不见天皇陛下,那反倒奇怪了。”亨利爽快地应道。
“殿下不必担心!虽说拜见陛下需遵循一定程序和礼仪,但陛下宽宏大量,也表示在两国友好建交的场合,过于拘泥繁文缛节反而有失礼节。况且,殿下是大英帝国的亲王,所以行礼程序将采用西方对国王表示敬意的形式来替代,这些都己安排妥当。请放心。哈哈哈!”德川家庆笑着解释。
这倒有些出乎亨利的意料。
看来与荷兰有过贸易往来的幕府并非一无是处。
要是他们坚持要求亨利在天皇面前下跪行礼,说不定当场就会引发冲突,好在没出现这种情况。
“陛下真是宽容大度。光听你这么一说,就能深切感受到陛下对两国友好的重视。当然,这肯定也是幕府将军您向陛下忠心进言的结果,所以陛下才做出这样的决定。”亨利夸赞道。
“殿下也给我提供了宝贵信息,我理应做到这一点。那么以后还请你多多关照。”德川家庆说道。
两人面带微笑,紧紧握手,
结束了这次会谈。
果不其然,在会谈中,信息的掌握起着决定性作用。
若亨利事先不了解19世纪倭国的情况,德川家庆又怎会如此轻易地相信他的话呢?
就算换作任何人处在幕府将军的位置,恐怕都会不得不相信亨利所言。
不过,希望德川家庆也没必要对此过于介怀。
反正即便事情照原样发展,幕府也注定会在历史长河中消逝,而正因德川家族因遇见了亨利,血脉才得以延续,不是吗?
>>>
亨利成功在德川家庆心中种下对地方强藩的怀疑种子,后续德川家庆会如何具体实施对强藩的制衡措施?
长州等强藩若察觉到幕府的行动,会采取怎样激烈的回应,双方的对立会否迅速升级为武装冲突?
亨利计划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对各方势力暗中支持,能否巧妙平衡而不被发现?
亨利即将拜见天皇,在这个过程中,天皇对与英国建交及通商条约的态度如何,会否出现意外状况?
这些因素又将如何共同影响倭国未来的政治走向和英倭之间的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