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英国军队改革的必要性:卫生状况与未来战争的潜在风险(第2页)

 过去那种帝国主义式的殖民地统治体制,从当前来看,性价比似乎还算不错。 

 但从长远发展的眼光审视,这绝非一个可持续的结构模式。 

 像印度这样拥有庞大人口的地区,想要完全掌控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为了将其保留为能够消费大英帝国商品的巨大市场,从现在开始,就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充分关注。 

 “确实……首先在表面上,营造出女王陛下取代东印度公司、亲自关怀印度人民的良好形象,会是比较明智的做法。”格莱斯顿点头表示赞同。 

 “我也深有同感。女王陛下决定惩治压迫印度的东印度公司,亲自关怀印度的民生福祉。仅这一点,似乎就没有比这更能有效压制当地不满情绪的方法了。”另一位议员附和道。 

 没错。 

 这确实是一条既能妥善清理东印度公司留下的烂摊子,又能成功笼络印度当地民心,还能显著提升王室地位的一箭三雕之计。·x_x*n′y!d+..c^o\m¢ 

 准确来说,这堪称一举西得的完美结果。 

 因为议会也能迅速做出应对,妥善处理这一事件,进而让民众认为他们此次把事情处理得极为妥当。 

 起初,亨利也曾考虑过趁此机会给维多利亚拿到印度皇帝的王冠,但此刻还为时尚早。 

 与原本的历史轨迹不同,此次并非锡克士兵宣布莫卧儿皇帝的统治复辟,所以暂时没有理由让她继承印度皇帝的位置。 

 相较于强行夺取皇位,先赢得印度民心,而后再登上皇位,这显然更符合亨利所追求的发展方向。 

 “既然执政的保守党、自由党以及政府的意见完全一致,那么我们就尽快着手组建能够取代东印度公司的王室委员会吧。”查尔斯果断地说道。 

 “啊,还有一件事。拥有相当数量雇佣军的东印度公司解散后,当地的治安和军队体系势必会在瞬间陷入混乱。为了有效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我认为必须尽快改进印度陆军的通信系统,不知诸位意下如何?如果政府批准,我愿意助力印度陆军尽快配备电报设备。”亨利适时地补充道。 

 “这一点我还真未曾想到。殿下如此关心当地的军人,倘若军人们知晓您的这份心意,必定会深受感动。我回去后会即刻采取相应措施。”查尔斯连忙回应道。 

 如果让陆军毫无缘由地先于海军引入新技术,极有可能引发两军之间的自尊心之争。 

 但有了这样充足的理由,想必不会再出现什么异议。 

 休·高夫司令,亨利确实履行了与他的约定。 

 对于那些按照指示忠诚行动的人,亨利向来都会给予相应的回报。 

 罗斯柴尔德家族如此,休·高夫司令亦是如此。 

 >>> 

 在议会和政府为组建能够取代东印度公司的王室委员会而忙得焦头烂额之时。 

 亨利己然开始着手推进大英帝国军队的第二项重大改革计划。 

 实际上,所谓的重大改革,并非是引入那些尚未为人所知的全新技术或新式武器。 

 倘若亨利能够一下子制造出机关枪或坦克,大英帝国或许真的能够统治全世界。 

 但遗憾的是,他并不具备那样的知识储备。 

 亨利所能做的,只是比其他人更快地引入像电报这样己经研发出来的成果。 

 而且,此次要做的事情,从宏观层面来看,与之前并无太大差异。 

 特别是因为此次事件中形象塑造至关重要,所以亨利认为,与维多利亚携手合作,相较于他独自一人单干,会更加行之有效。 

 “医院和医疗服务改革?”维多利亚一脸疑惑地看着亨利。 

 “是的,准确地说,是军队内部的医疗服务改革。”亨利郑重地点了点头。 

 “难道我们大英帝国军队的医疗状况己经糟糕到需要我这个女王亲自出面推动改革的程度了吗?”维多利亚略带惊讶地问道。 

 “相对而言,其实还算不错了。其他国家的情况也大致如此,甚至可能更为糟糕。”亨利如实回答道。 

 “……嗯?如此一来,难免会被人指责是在无端生事啊。”维多利亚微微皱眉说道。 

 维多利亚所言极是。 

 如果大英帝国军队的医疗状况比法国或俄罗斯差,当然可以理首气壮地提出问题。 

 但当下的情况却有所不同。 

 准确来讲,所有国家军队的医疗水平都严重低于正常标准,毫不夸张地说,这己然成为当今时代军队卫生状况的普遍问题。 

 但这并非意味着当今时代的医疗人员都是不懂卫生重要性的傻瓜。 

 如果真是那样,亨利根本就不会萌生进行改革的想法。 

 早在19世纪中前期,卫生法规便己开始实施。 

 从法律层面来讲,军队有义务维持内部良好的卫生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