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红门二祖(第3页)
的确,在这个时代,这样的认知在主流社会中根深蒂固。
即便主张扩大选举权的自由党,对于“赋予所有成年男性选举权”这一激进提议,也感到极为棘手……在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既得利益阶层中,几乎没有人对宪章运动持肯定态度。
无论是保守党还是自由党,当时他们的支持群体,即地主、资本家、中产阶级以上的人民阶层,没有一个对宪章派抱有友好态度。
甚至连女王维多利亚都觉得宪章运动是极为激进的胡言乱语。
实际上,在原本的历史进程中,过于激进的宪章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但仔细分析,宪章运动彻底失败后,短短不到10年,英国便大规模推进了选举法改革。
或许从运动发展的轨迹来看,宪章运动原本是有机会取得成效的。
“但这终究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啊。选举权的扩大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虽说当下立刻实行普选不太现实。而且宪章派主张的无记名投票,说实话,我觉得确实有推行的必要,所以我认为还是有适当妥协的空间的。”亨利神色凝重,缓缓分析道,语气中带着对时代发展的深刻洞察。
“总之,当务之急是先压制住那些宪章派‘激进分子’,让他们别再叫嚷着立刻赋予所有成年人选举权这种不切实际的荒唐言论。”查尔斯语气中满是焦虑。
议会此刻或许觉得宪章运动令人厌烦,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
那就是,几年之后,借着席卷全欧洲的革命浪潮,宪章运动必将如燎原之火般迅速蔓延。
当然,过于激进的主张往往会引发强烈的反制,最终注定会被无情镇压。
“嗯……好吧。我先了解一下具体情况。不过这类运动,若过度打压,必然会引发更猛烈的反弹,所以发言的分寸我会自行把握。没问题吧?”亨利看向查尔斯,眼神中透露出沉稳与自信。
“好的,没问题。那我们这周末己经安排好了场地,就等你在那里发表演讲了。”查尔斯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仿佛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这周末?”亨利一脸惊讶,显然对如此紧迫的时间安排始料未及,眉头微微皱起。
“宣传准备工作也己全部完成。哈哈哈!”查尔斯笑了起来,笑声中却隐隐透露出一丝急切。
还没等当事人同意,就把宣传工作都做完了,看来得从议会那里多争取些好处才行。
在演讲时间到来之前,亨利得好好思索一番,怎样做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既能妥善应对宪章派的问题,又能为自己和王室争取到更多有利的局面。
>>>
宪章运动在当时年轻的英国知识分子群体中,宛如一阵狂风,迅速掀起了一股热潮。
打破陈旧腐朽的传统习俗,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肩负起引领国家迈向更加进步、公正社会的神圣使命感,这些理念吸引着年轻的知识分子们,让他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这对于从其他国家暂时流亡至伦敦的两位年轻人而言,情况亦是如此。
目前领导宪章运动的乔治·哈尼,正为创立民主主义者友爱协会西处奔走,积极招揽志同道合的同志。
不久前刚抵达伦敦的两位年轻改革者,毫不犹豫地决定为协会的创立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中一位青年,一路辗转普鲁士和法国,与众多哲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广泛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最近他逐渐形成了自己坚定的信念。
他年少时追求自由主义,而最近,他更进一步,在脑海中构建起一种名为平均主义的全新思想体系,如同在混沌中点亮了一盏明灯。
这一天和他一同流亡到伦敦的挚友兼同志小红祖,兴奋地拿着报纸冲进房间,脚步急促,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晕。
“你看这个了吗?议会此次将就近期成为社会热点的宪章派问题,发表首接声明。”小红祖挥舞着手中的报纸,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议会如今也不能再对这股潮流视而不见。但结果不是显而易见吗?以那些人的行事风格,肯定会认定这是无稽之谈,不值得重视,最后不了了之。”这位青年神色平静,不紧不慢地说道,目光中却透露出对议会的一丝不屑。
“并非如此。这次情况似乎有些不同。据说将举行一场正式演讲,市民甚至可以旁听,还会接受部分人作为代表提出的问题。你知道演讲的人是谁吗?”小红祖卖了个关子,眼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嘴角微微上扬。
“谁?是查尔斯首相还是迪斯雷利?”青年猜测道,眼中带着一丝疑惑。
“都不是。据说演讲的人是亨利·戈尔亲王殿下。现在协会成员们也在纷纷猜测,大英帝国的亲王殿下究竟会说些什么,你肯定也会去看吧?”小红祖一脸期待地看着他。
亨利·戈尔。
这个名字从在普鲁士时起,就偶有听闻。
在法国期间,听到的相关传闻则更为具体。
从听到的种种传闻来看,这是个很难用简单几句话定义、令人仰望的大人物。
考虑到亨利·戈尔身为王室成员,按常理不会对宪章派有好感。
但在欧洲上层社会中,像他这般推行关注平民政策的人,确实也不多见。
这样的人会对这场运动发表怎样的见解呢?
“我当然要去。我得亲眼瞧瞧,这位声名远扬的亲王殿下,究竟是个被权力冲昏头脑的庸人,还是一位头脑清醒、有远见卓识的知识分子。”青年目光坚定,眼中闪烁着探寻真相的光芒,心中暗自思忖,说不定这次演讲能为自己正在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带来些许灵感。
这位年轻的思想家,卡尔·马克思,暂时放下手中忙碌书写的笔,将目光投向了朋友弗里德里希·小红祖拿来的报纸,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思索。
(马克思出生于 1818 年 5 月 5 日,恩格斯出生于 1820 年 11 月 28 日,马克思比恩格斯大了约 2 岁半。
为了避免和谐大神,所以后文将他们称为“红门二祖”马克思称为大红祖,恩格斯称为小红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