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外交风云:意外插曲与运河博弈
1843年,法国外交部长弗朗索瓦·基佐派他与莱昂纳尔·沙内一起率领舰队前往越南。+二^捌_看*书~旺- ¨已_发!布_蕞/辛~璋-劫·
由于英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击败中国,法国希望从南方进入中国,以削弱英国的影响力。
法国出兵的借口是协助英国在中国的活动、且对越南迫害法国籍传教士作出回应。
外交官拉萼尼随行。
法国试图占据巴西兰作为远东的一个基地,但遭到西班牙的强烈反对而没有成功。
1845年,在塞西尔的努力下,越南朝廷释放了法国籍主教多米尼克·勒菲弗。
塞西尔于1846年6月驶向琉球,试图与日本建立联系。
随后驶向长崎,但日本人拒绝让他登陆。
在途中,他发现了大隅群岛,后以其名字命名为“塞西尔群岛”(Archipel Cecille)。
1846年9月,他驶向朝鲜,试图让朝鲜朝廷释放被捕的神父金大建,但金大建不久后被处决。
1847年,勒菲弗再度被越南逮捕。
塞西尔派奥古斯丁·德·拉皮埃尔(Augustin de Lapierre)和夏尔·里戈·德·热努伊(黎峨)率领兵船前往越南沱?,要求释放被捕的传教士。
谈判未能取得成功,法军遂开炮击沉了沱?的所有越南兵船之后离去,是为炮击沱?。
在这一系列事件之后,塞西尔再次驶向朝鲜,试图让一些传教士渗透进朝鲜传教,但他的船只搁浅了,最终他被一艘英国船只所救。·鸿_特!小^税-王^ !已.发*布!醉`薪-章.节_
>>>
一场意外的报告,让原本剑拔弩张的谈判戛然而止。
数日后,白金汉宫的会客厅内,茶香氤氲却难掩凝重氛围。
亨利指尖摩挲着详尽的报告卷宗,不动声色地瞥向对面的基佐。
这位法国外交部长的脸色,早己阴沉得如同暴风雨前的铅云,青灰中泛着难以掩饰的窘迫。
“基佐部长不必忧心,塞西尔总督与法国官兵均安然无恙。”亨利率先打破沉默,语调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
“……多谢。”基佐的回应简短干涩,仿佛每个字都裹挟着沉重的叹息。
“朝鲜方面己与大英帝国驻香港的查理总督取得联系。他们承诺会妥善照料贵国军人,还恳请我方接收,查理总督己欣然应允。”亨利继续说道,刻意将“欣然”二字咬得清晰,似在无声强调英国的慷慨相助。
基佐微微欠身,声音里带着几分勉强:“再次感谢大英帝国与殿下的援手。”
“若角色互换,法国想必也会施以援手,不必挂怀。”亨利轻笑一声,旋即补充,“至于朝鲜方面的诚意,您大可放心。他们特意送来书信,不仅愿为传教士一事郑重道歉,还再三保证会周全照料贵国士兵。”说着,他将查理总督附上的金左根亲笔信推到基佐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