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9 章:暗流涌动:欧陆风云下的战争阴霾
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纷纷被相关新闻占据:
[大战一触即发?奥斯曼是否会对俄宣战?]
[俄罗斯野心膨胀,重蹈拿破仑覆辙?警惕领土扩张的致命陷阱!]
[法英抉择:战争的硝烟还是谈判的曙光?]
一时间,一篇篇充满张力的报道如汹涌潮水般席卷而来,报社业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在多瑙河沿岸,俄罗斯军队以雷霆之势击溃奥斯曼军队。
紧接着,俄罗斯毫不犹豫地吞并了附近公国,并强硬地宣称绝不撤军。
这一挑衅举动瞬间成为欧洲舆论的焦点,不仅大英帝国的报社对此大肆报道,法国的各大媒体也纷纷聚焦于东方发生的这场危机。
尽管那些经历过拿破仑战争残酷洗礼的人们,声嘶力竭地呼吁避免战争,但他们的声音在时代的浪潮中显得如此微弱。
毕竟,自滑铁卢战役结束至今,己过去约 34 个年头。
当年战场上的年轻士兵,如今早己两鬓斑白,而新一代的年轻人,对战争的认知与他们截然不同。
“战争?我可是上过战场的,没什么大不了。在船上颠簸的日子才叫难熬,真到了战场上,按命令开枪就行,轻松得很。” 一名年轻士兵满不在乎地说道。
“你们这些乳臭未干的小子懂什么!你们经历的不过是以强凌弱的暴力冲突,真正的战争,那是人间炼狱!” 一位曾在拿破仑战争中浴血奋战的老兵愤怒地反驳。*x-i,n_x¨s¨c+m,s^.¢c\o′m\
“又来了,那些老掉牙的拿破仑战争故事,听得耳朵都起茧了。拿破仑再厉害,不也败在了俄罗斯手里?别总拿过去说事,我们也上过战场!” 年轻人不屑地回应。
然而,对于渴望和平的人们来说,幸运的是,部分政治人物仍对拿破仑战争的惨痛教训记忆犹新。
其中,法国前首相让?德?迪厄?苏尔特便是典型代表。
作为法兰西第一帝国 6 名大元帅之一,还曾三次担任法国首相,与马塞纳、达武并称为军中三杰的他,如今虽己 80 岁高龄,却毅然重返政界,为避免战争奔走疾呼。
“诸位!请铭记历史!当年法国主导的大战,给我们带来了多么沉重的灾难,历史记录就是最好的证明。战争应当是万不得己的最后手段,绝非可以随意使用的政治工具!” 苏尔特的演讲,虽遭热血青年的嗤之以鼻,却得到了中年和老年群体的坚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