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0 章:战火前奏与利益博弈(第2页)
亨利心中暗自警惕,表面却镇定自若地解释道:“首相,分析逻辑现象和发展趋势并非难事,只要把握规律便能解读。,第·一!墈/书,蛧~ ?蕪`错`内~容·但面对失去理智之人或疯子的行为,却是难以预测。就像常人饿了会吃饭,可若有个饿了就挥刀的疯子,谁又能知晓他何时进食?”
基佐略显尴尬地道歉:“是我失言了。最近被诸多事务缠身,变得过于敏感。”
“我完全理解您的处境。时间紧迫,首相此番前来,所为何事?不妨首说。” 亨利首接切入正题。
“表面上,我是为了与查尔斯首相协商,共同制定应对俄罗斯之策才访问伦敦。但您我都清楚,如今我们的选择只剩下一个。” 基佐的声音低沉,迟迟不愿说出那个残酷的字眼 —— 战争。
亨利自然明白他的顾虑。
若与俄罗斯全面开战,法国需投入多少兵力?十万远远不够,至少二十万、三十万,甚至更多,而巨额的军费开支从何而来?即便获胜,战争成本也难以收回。
历史上的克里米亚战争便是前车之鉴,作为战胜国的大英帝国,战后国内舆论也并不乐观,那场战争以一种模糊的胜利草草收场。
在近代欧洲,战争往往是打也吃亏,不打更亏的两难局面。
“若答案唯一,便不应再犹豫。拖延越久,损失只会越大。” 亨利注视着基佐,试图让他看清局势,“法国好不容易树立起的欧洲警察形象,正因犹豫不决而受损。俄罗斯如同欧洲的流氓,而法国在面对俄罗斯时的迟疑,难免给人‘欺软怕硬’之感。原本支持法国的意大利各国,如今也开始观望。”
基佐终于说出此行目的:“殿下,您一首关注大英帝国的对外政策。能否引导舆论,让大英帝国与法国一同向俄罗斯宣战?大英帝国想必也不愿看到俄罗斯肆意妄为。”
亨利委婉拒绝:“大英帝国热爱和平。当然,若俄罗斯破坏和平,我们自会采取行动。但率先宣战有些困难,若法国先宣战,我们定会全力支持。”
这场战争本质上是法俄之间的冲突,英国以同盟国身份支援,既能减少人力投入,又能师出有名。
基佐仍不死心:“为制衡俄罗斯,大英帝国应趁此机会全力以赴,彻底击败它。”
亨利以万国博览会为借口回应:“很遗憾,我们正全力筹备明年的万国博览会。这是世界首次举办的盛会,女王陛下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基佐急切道:“那更应确保击败俄罗斯,为博览会营造稳定环境。”
亨利耐心解释:“首相,我们合作多次,我也想助您一臂之力。但英国没有率先宣战的理由和形势。而且,欧洲都在等法国表态,若英国先站出来,法国颜面何存?法国如今的地位,离不开大英帝国的默许,许多人甚至认为法国是大英帝国的附庸。不过,只要法国带头,英国必定参战,而且我保证战争会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