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7 章:远东风云:一场因误判引发的连锁危机(第3页)

 战争,往往就是如此疯狂。 

 一旦战火燃起,便如汹涌的漩涡,难以轻易平息,尤其是涉及多国利益的世界大战更是如此。 

 各方为了利益,不惜将国家命运当作赌注,孤注一掷。 

 战争就像一种可怕的毒品,能麻痹人类的理智,甚至比毒品的危害更甚。 

 在欧洲战场上,普鲁士和奥地利参战之后,人们原本期待俄罗斯会迅速投降,但事与愿违。 

 俄皇高呼 “选择与集中”,在圣彼得堡和克里米亚半岛一带构建起坚固的防御线,决心死战到底。 

 尽管俄罗斯经济不断衰退,百姓苦不堪言,但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依然在艰难支撑。 

 普鲁士和奥地利虽己参战,却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不愿轻易冒险,采取 “你先上” 的观望策略。 

 众人推测,即便俄罗斯再坚韧,持续一年的战争也足以让其摇摇欲坠,防守难以为继。 

 此时,大英帝国的亨利和威廉司令乘坐军舰,在相关海域悠然航行。 

 他们时不时开炮示威,鼓舞士气,西处巡视。 

 “砰!嘭嘭嘭!” 

 “殿下,您看那爆炸的火光,是不是很壮观?” 威廉司令说道。 

 “今日,又一个俄罗斯港口在炮火中消失了。很好,很好。” 亨利满意地笑道。 

 放缓对俄罗斯的攻势后,亨利有了精力关注其他地区的局势,比如激战正酣的美墨战争,以及突然爆发的东北亚三国混战。 

 在完成一系列巡视与威慑行动后,亨利返回加里波利基地。 

 这里通信设备齐全,他一边接收着各地传来的实时战报,一边处理堆积的外交事务。 

 而其中,最让他头疼的便是清朝近期的一系列举动。 

 “清朝这次真的派遣了 5000 多人的军队前往远东?” 亨利难以置信地问道。 

 “是的,殿下。而且俄罗斯也向远东增派了兵力,一场大规模战斗恐怕在所难免。” 下属汇报道。 

 “这些人到底在想什么?他们究竟要在远东做什么?” 亨利满脸困惑。 

 “我们收到了清朝的正式照会,他们坚称朝鲜是清朝藩属国,要求我方予以承认。” 

 亨利对此感到十分无语,朝鲜向来是形势有利时,就宣称朝鲜是拥有自主性的国家;一旦形势不利,便立刻改口称朝鲜是藩属国。 

 时而宣扬独立,时而在外交困境中强调需要中原王朝的许可,说辞随利益而变。 

 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改变言论,本无可厚非,但大英帝国没必要跟着他们的节奏走。 

 “这不是我们该回应的问题,这是清朝和朝鲜之间的矛盾,告诉清朝,大英帝国不会介入此事。” 亨利果断地说。 

 “我明白了。但殿下,您真的不打算采取任何行动吗?” 

 亨利自信地微笑着,在标注着俄罗斯、清朝、倭国、朝鲜和大英帝国的地图上,依次摆放上代表各国的棋子:“怎么会不行动?我要将他们都纳入棋局,掌控局势。” 

 从大英帝国的官方立场而言,或许不会轻易插手,但亨利还有另一重身份 —— 

 正因如此,他有足够的理由与资格参与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