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0 章:逼迫清朝出手(第2页)
在历史上,若清朝是明朝,朝鲜定会对其唯命是从,毕竟 “小中华” 的名号也源于此。
但朝鲜本就对清朝心怀不满,从利益角度考量,抱紧亨利这条大腿,与大英帝国交好,显然比依附清朝更有利。
“兴宣大院君大人,我们先把这一点确定下来。朝鲜是清朝的殖民地吗?” 亨利不再兜圈子,语气强硬。
徐广缙神色不安,而兴宣大院君李昰应果断摇头:“不是。我在这里明确地告诉你,我们朝鲜承认是汉族王朝的藩属国,这没有任何异议,我们朝鲜至今都认为自己是小中华,但现在的中原王朝是满洲人统治的王朝,所以我们朝鲜现在是个主权独立的主权国家,而不是清朝的藩属国更不是殖民地。!j+j·w\x¨c¨.,i¨n^f-o.”
【原历史《马关条约》(1895 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承认朝鲜 “独立”,正式终结宗藩关系。但朝鲜结局更加悲惨,朝鲜随后沦为日本殖民地(1910 年《日韩合并条约》),其与清朝的传统关系彻底瓦解。】
“李大人这是什么话!朝鲜分明是我们大清的藩属国!这在之前签订的外交文件中也有明确记载!” 徐广缙激动地反驳。
“当然。但是,藩属国并不意味着就是殖民地。我们如果愿意,可以单独签订外交条约,而且统治我们朝鲜的是我们朝鲜自己的王族,而不是清朝派遣的皇族。亨利殿下,大英帝国的殖民地有和我们朝鲜一样的权力吗?” 李昰应向亨利问道。
“怎么可能有。殖民地哪能在没有本国允许的情况下单独进行外交呢。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像我们大英帝国统治下的加拿大,我作为大英帝国的亲王和加拿大公爵拥有全部权力。” 亨利解释道。
朝鲜王族与清朝皇室毫无关联,不仅是朝鲜,清朝多数藩属国和朝贡国皆是如此。
藩属国、殖民地、朝贡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存在本质区别:
藩属国:处于宗藩体系下的名义臣属关系,主权形式上独立,内政自主,经济以朝贡贸易为主,文化上是自愿或双向影响,建立基于协商、册封或军事威慑。
殖民地:主权被吞并,完全依附于宗主国,经济模式是资源掠夺与经济依附,文化上强制同化,通过武力征服、殖民扩张建立。
朝贡国:以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为主,保持完全独立的政治主权,定期朝贡并接受册封,属于朝贡体系外围成员,如暹罗等东南亚诸国。
若强行将藩属国等同于殖民地,必然会遭到激烈反驳。
“所以说,朝鲜说自己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而清朝却认为朝鲜是藩属国或殖民地,是这样吧。” 亨利总结道。
“是的,没错。” 李昰应肯定地回答。
“我只是举例,我说的藩属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殖民地,而是和殖民地类似的概念关系……” 徐广缙试图辩解。
“不管怎么说,既然朝鲜拥有独立的主权,清朝的主张从根本上就不成立。而且,按照清朝的说法,清朝攻打朝鲜也不算是内战。也就是说,这是清朝发起的侵略事件。” 亨利首击要害。
清朝此前一首坚称朝鲜是藩属国,攻打朝鲜属于内部纷争,以此排除英国介入,如今这一逻辑己彻底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