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8 章:巴黎风云:条约签署前夕的暗流涌动(第2页)
“支持奥地利制衡普鲁士,是个好策略。” 基佐与路易达成共识。
不过眼下,当务之急是筹备好接待事宜。
“亨利亲王和俄罗斯外长下周就到,安排我亲自出席欢迎仪式,皇帝那边也协调好会面日程。” 基佐顿了顿,“俄罗斯那边,外交部负责接待,别太冷淡,但也无需热情。^微\趣\小^说~ _首^发-”
政治场上,表面的体面必不可少,哪怕内心厌恶,也不能失了风度。
正说着,路易带来消息:“首相先生,有情报显示,俄罗斯外长在与英国接触。”
基佐眼神一凛:“意料之中,他们想减少损失罢了。戈尔恰科夫之前去过英国吗?”
“没有,他是战争爆发后才上任的。”
基佐冷笑:“随他们折腾。想从亨利亲王那里捞好处?没那么容易。” 他太清楚亨利的手段了 —— 看似温和的话语背后,藏着令人难以抗拒的说服力,稍不留意就会被牵着走。
虽然并非一切都尽善尽美,但己经尽力做了能做的一切。
用枪炮进行的战争己经结束。
现在,是时候用文字和口舌展开较量了。
>>>亨利与戈尔恰科夫的交锋
在原本的历史中,俄罗斯虽然在战争中战败,但也不遗余力地为争取到相对较好的结果而努力。
不过,战败就是战败,还是做出了相当程度的让步。
但从战胜国的角度来看,也有很多人认为,自己承受了牺牲,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战利品。
因为多个国家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而且俄罗斯虽然战败了,但也并非完全没有一战之力,万一逼的俄罗斯发了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那样的结果,战争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结束的。
然而,现在的俄罗斯,即使俄皇还在世,情况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不仅当前遭受的损失更大,而且民众对包括俄皇在内的贵族们的看法己经低到了极点,几乎快要到崩溃的边缘了。
此外,军队的主要官员们并没有战死多少,反而对中央领导层心怀不满,这就像是一颗潜在的炸弹。
不仅如此,俄罗斯的新闻工作者们每天都在张贴大字报、发行报纸,民众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俄罗斯是一个多么糟糕的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就在前往巴黎前夕,俄罗斯外交首相戈尔恰科夫来到了联军阵营求见亨利。
亨利其实很想知道俄罗斯对当前形势是怎么看的,以及他们对他是如何评价的,所以也很爽快地接见了戈尔恰科夫。
不过,亨利提出了这必须是正式会面的条件,而没有讨价还价余地的俄罗斯,只求能见面,便无条件地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