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0 章:千岛群岛的博弈与战后新世界(第2页)

 “普鲁士赞成!” 

 “法国赞成!” 

 “奥地利赞成!” 

 随着一声声赞成票落下,经过数小时的激烈争论,《巴黎条约》的基本框架终于确定。 

 代表们开始着手准备新国际条约的签署工作,这场关乎世界格局的会议也暂时落下帷幕。 

 然而,欧洲权力真空引发的新一轮暗斗,正如同海面下涌动的暗流,悄然拉开序幕。 

 亨利看着眼前即将签署的条约,心中感慨万千。 

 这看似简单的签字举动,背后却承载着无数人的鲜血与泪水。 

 笔尖滴落的墨水,仿佛是由数十万亡魂的绝望与悲怆凝聚而成,将各国代表的名字镌刻在历史的长卷上。*l¨u,o,l-a¢x¢s-w,.?c*o?m* 

 至此,这场曾如野火般席卷全球的战争,终于彻底熄灭。 

 现在,是时候回家了,回自己的家。 

 >>>荣耀凯旋与新的挑战 

 1851 年,在世界首届国际博览会即将于大英帝国开幕之际,漫长的克里米亚战争正式画上句号。 

 随着《巴黎条约》的签订,大英帝国以无可争议的胜利者姿态,从俄国手中攫取了诸多权益,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强国。 

 俄国不仅要向英国支付巨额赔偿金,还丧失了在亚洲苦心经营多年的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西欧各国通过《巴黎条约》,默认东北亚成为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 

 虽然普通民众可能还没有察觉到这种细微的变化,但从亨利回国的那一刻起,这些新取得的成果就不断地被报道出来。 

 - 梦想中的运河归入王室名下。从遥远的古埃及时代到现代的拿破仑时期,无数人为此苦恼思索,却始终未能实现的地中海与红海的连接。 

 如今,再也没有必要绕过非洲前往亚洲,这场交通革命在大英帝国王室的推动下得以实现。 

 亨利殿下在《巴黎条约》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敏锐地察觉到法国因战争遭受了巨大损失,于是购买了他们计划建设的运河的所有权。 

 由此,大英帝国在未来能够对欧洲所有国家的海运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地位得以稳固。 

 不仅如此,还有消息称,大英帝国即将与俄国签订关于粮食进口的条约。 

 一首以来,俄国凭借粮食作为武器,在外交上对大英帝国进行了很多制约。 

 但如今,这样的事情将一去不复返。 

 俄国己同意按照规定的价格和数量,向大英帝国出口部分在肥沃黑土地上生产的粮食。 

 据说,这份条约也是亨利陛下说服俄国当局而取得的辉煌成就。 

 完成了这一切丰功伟绩, 

 当亨利凯旋而归,伦敦街头沸腾了。 

 民众们挥舞着旗帜,欢呼声此起彼伏。 

 在这场战争中,俄国伤亡人数高达 50 万,法国也有近 25 万人伤亡,奥斯曼帝国更是损失惨重。 

 而大英帝国的伤亡人数仅 6000 人,这一切都离不开亨利对军队医疗体系的改革,以及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 

 凯旋仪式上,维多利亚女王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泪水夺眶而出,扑进亨利怀中痛哭。 

 这一幕让在场的民众无不动容,纷纷落泪。 

 “亲爱的,你终于平安归来。你可知,民众对你的崇拜己近乎狂热。” 女王哽咽着说道。 

 一旁的查尔斯首相面带微笑,欣慰地看着这一切。 

 亨利转头对他说道:“查尔斯,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庆功仪式、士兵安置等诸多事务,多亏有你操持。接下来,你也该好好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