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第2页)
他之前想到自家大哥,想到的都是他不好的地方,比如小气,比如动不动晕倒,比如结婚跟家里闹翻…… 但经苏晴这么一说,大哥身上还真有他需要学习的优点。
“感觉出来了吧,妈不是望子成龙的人,对你们的要求也不高。”苏晴铺垫道:“你们要是考上了大学,那当然是皆大欢喜。要是没考上大学,你们在乡下种地的工分能养活自己,妈也会很欣慰。别天天叫苦叫累的,这样只有招骂的份。”
苏晴理了理自己额前的碎发,优雅的表示:“我以前在乡下做知青那么多年,从没跟家里说过一句不好,都是报喜不报忧。我什么都不说,妈反而更心疼我。”
她这都不是暗示了,这是明示。
听王翠芬的意思,谢建康和谢桂英两个考试发挥一般,总有一个要下乡,或者两个都要下乡。
苏晴瞄了一眼谢桂英,忍不住挑了一下眉。
年底新政策出来,知青上山下乡才会彻底停止。现在的政策,是除了独生子女和残障人士,一家至少要安排一个孩子下乡。
谢桂英是女儿,谢瘸子免不得要多操心一点,考前谢瘸子会安排她去考文工团。哪怕她发挥不好,要下乡去农村待一段时间,谢瘸子应该也会安排近点的地方,尽快把人捞回城。
但现在,谢瘸子被谢桂英那个‘替考’的想法吓一跳,也不怕女儿吃苦了,只想让她多历练历练。
他现在和王翠芬一样,都熄了替谢桂英打算的心思。
从小在城里被宠着长大的孩子,连谷子和稗子都分不清,怎么扛得住干农活的苦。
怕是一到乡下,就得叫苦连天。
有句俗话说得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苏晴怕谢建康他们又吵又闹的,会让王翠芬听了忍不住心疼。
苏晴现在来做知心二嫂开导人,就是想让谢建康他们稳重点,别遇到点小事,就瞎叫唤。
“今年安排的知青下乡的地点,都是本市。比我几年前下乡的情况好多了。你们要是连我都比不过……”苏晴没再多说,摇了摇头,转身离开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