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画舫生意

    昨日电闪雷鸣,到了今日却是意外的天气晴好,艳阳高照,空中还漂浮着泥土的气息,疏忽之间有几缕风吹过,轻轻的,柔柔的,扰的人心头发痒。
 




    墙坍塌的地方在院子后屋宅背后,有不少沙石落到院中,满满先找了几个人把院子收拾了一番,至于这后墙如何,之后再做打算。为了防止有客人走到屋后失足掉进河里,满满还从吴嫂子那里买了几盆大型的绿植放在院中堵住去路。
 




    其余一切照常。天气晴好,自然心情也极佳,忙活了好一会,偶尔绕过院子,向屋后的晴芳河看去,只见河水清澈,水波荡漾,阳光铺满水面,波光粼粼,不少船只也趁这好天气游河,船上张灯结彩,悠哉乐哉。
 




    夏越来越深了。草木碧绿,地面也没一会就变得滚烫,满满每日不再上街摆摊,一个原因是太热,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客源收割得差不多了,日日铺子里不管何时都会满满当当,来来往往大多小富的官员士子。食材也是足够的,做点小菜反而利润更大。
 




    晨间,先是做了五十份奈花索粉,门口立了牌子今日不再多做,不少人挣着抢着,没一会便卖光了。
 




    今日去食行挑选食材,恰好碰上北方的冰运了过来。酷暑难耐,该到了吃冰的时节了。虽然冰价极贵,但满满的食肆的收入远高于临安正常百姓的收入,所以还是决定咬咬牙,扣扣搜搜买了两块半身高的冰,然后张灯结彩地运回店中,一楼各一块,置于一众盆栽中,既美观又清凉,尤其是院子里的穿堂风吹过,把凉气送达每一个角落,好不畅快。
 




    有了这块冰的缘故,不少人咬咬牙都要进店吃一碗冰粉,至少在这坐一会,又香又凉,三五好友聚在这里,吃酥分茶,倒也是避暑所在。
 




    如此一来,倒是可以做不少夏日的冰饮冷食了,店里食客只见小娘子吊着袖子,手握一把短刃,噼里啪啦便是捣下不少碎冰,跟着味蕾也勾了起来:
 




    “小娘子,你捣冰做甚?可是要做什么新的花样了?”
 




    满满只是神秘一笑:“您瞧好便是,不会差这一口!”
 




    满满揭开陶罐,舀出半瓢水磨糯米粉。青瓷碗里温水细细调开,揉成耳垂般软和的面团。又把去皮绿豆磨成粉末,混着糯米粉揉在一起。指尖蘸些干粉,搓成黄豆大小的圆子,滚在竹筛里,沙沙作响。
 




    铜锅水沸,圆子下锅,竹笊篱轻轻推散。待白胖胖浮起,舀三回井水点锅,圆子便透亮如新剥的芡实。捞起投进冰鉴镇着的山泉,激得圆子愈发紧实弹牙。
 




    粗陶钵底先铺层碎冰碴,捣得沙沙响,没一会功夫,冰渣便成了又碎又糯的冰沙,冰粒子裹着圆子堆成小山,浇两勺甘蔗熬的琥珀糖浆,又淋半匙高价买来的窖了三月的糖桂花。
 




    最后放几颗洗净的青杏,缀在冰雪间,甜酸气混着凉雾,一眼望上去淡绿色的圆子伴着翠色的杏子,便觉得凉意冲淡了暑气。
 




    木勺碰着冰碴喀嚓响。轻轻送入口中,圆子咬开糯中带韧,冰沙沁得舌根发麻,桂香缠着蔗甜在齿间打转。满满拿井水湃过的荷叶衬底,码上两盏白玉似的冰雪圆子,水珠顺着叶脉往下滚。
 




    今日春燕还是来了,满满把“冰雪冷圆子”的做法教给二人,这一道小菜,最是适合夏天,尤其是酒饱饭足的屋后,吃上一盏,酸酸甜甜,冰冰凉凉。但是由于冰贵,满满也想多赚一些利润,便定了五十文一份的价格。
 




    本朝不少食肆有“看菜”的传统,即在点菜之前,会先上几道样菜,但只能看不能吃。
 




    由于人手有限,菜式多样,所以满满一直没有推行过“看菜”。今日把冰雪冷圆子做出来,便放在了大堂里,不少人前来看,一问价得知五十文一份,大多望而却步。
 




    几人试图讲讲价,希望满满可以便宜些,满满却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