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第 58 章(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见他俩这个模样,祁潼愣住了,自己说了什么不该说的吗?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这句诗祁潼的初中、高中老师经常说,所以对她来说很常见,但她忘了这是在大豫。
 




    ‘浮光,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出自哪首诗?’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出自明代钱福的《明日歌》。】
 




    完了,是明代的……祁潼苦笑。
 




    “没看出来你竟然有这般学识,可以啊……”云沐琰学着祁潼曾经拍他的模样会拍祁潼的肩膀,拍得啪啪作响。
 




    “额,不,这只是我不知道从哪儿看来的,我本身对写诗这些是一窍不通的。”祁潼笑容勉强。
 




    可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她写的啊,她可没这本事!捧得越高摔得越惨,这个道理她还是知道的。
 




    连界终于缓了过来,小跑追上来,连连夸赞:“祁潼你这句子写得可以啊,用词简单,通俗易懂,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直击人心。你什么时候有这本事了,居然还瞒着我。”
 




    “我没有,这不是我写的!这只是我不知在何处看见的,刚刚想起来,感觉合适便正好用上!千万不要觉得是我写的,这种剽窃的事我可干不出来!”
 




    “原来是这样啊……”
 




    “我还以为你小子脑子突然开窍了呢。”连界也伸手拍了拍祁潼另外一边的肩膀。
 




    祁潼笑着,好在糊弄过去了……
 




    “你是在哪本书上看见的啊,有机会给我瞧瞧,这应该是一首完整诗歌里面的一句吧,你还记得后面的内容吗?”
 




    “不,不记得了,太久以前看的了,所以就记得这一句,也忘了是哪本书看见的了,哈哈……”
 




    开什么玩笑,现在搬出来钱福还写什么?
 




    “走了,回去了。”云沐琰不知何时已经走出老远,瞧见他们还在讨论诗的事,便提醒了一句。
 




    祁潼如蒙大赦,赶紧道:“走走走,回去晚了没饭吃。”
 




    “切,没饭吃我就去酒楼吃,又不是吃不起。”
 




    “行行行,知道你有钱行了吧,快走。”
 




    ——
 




    从况家村带回来的稻子确实比大豫最普遍的水稻更加高产,但也不是没到杂交水稻的水平。
 




    因为稻种的限制,庄子上只种了两百来亩水稻,现在一共收获了十一万多斤的稻子,平均下来,亩产接近五百斤。
 




    而她特意找师爷问过乌雷县水稻的产量,亩产甚至不到两百斤。
 




    祁潼听见这个数据时人都傻了,亩产不到两百斤,怪不得有那么多人饿死,交完赋税就没剩啥了。
 




    甚至想把告诉她假数据的浮光逮出来使劲揉搓。
 




    说好的唐朝初期水稻亩产两百七十多斤呢?
 




    好吧,这也不能怪它,毕竟现在可不是唐朝,而是大豫,还是有些差距的。
 




    不过没关系,咱们现在有更好的水稻了!
 




    然后,祁潼着人将终于晒好的稻子收拾了大半出来,还特意找魏将军借了一批人专门护送这批稻子。
 




    一切准备就绪后,祁潼等人才踏上回洛阳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