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局势发展(第2页)
……
松了一口气,也同样很好理解。
在复仇军可能真的拥有洲际弹道导弹,且数量目前并不明朗的情况下,美国真要敢进攻复仇军,那么它的本土就得面临被洲际弹道导弹袭击的危险。
虽然常规战斗部的威力比不上核战斗部,但数量如果足够多,也能对美国的重要城市造成不小的破坏。
……
1967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逊下令部署“哨兵”系统,这也是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前身,主要用于保护美国本土的人口密集地区。
一年后改名为“卫兵”防御系统,保护的目标由人口密集地区改为美国的战略核力量。
美国国会于1969年批准部署“卫兵”系统。
但由于“技术原因”,该系统于1976年被关闭。
……
1983年3月,里根政府提出发展导弹防御武器系统的“战略防御倡议” (sdi),要求20世纪末之前,在空间或地面部署以定向能武器为主、包括攻击卫星和截击导弹的新型反弹道导弹系统。
这项计划后被称作“星球大战计划”。
……
美国当年设想的“星球大战”计划,旨在通过发展各种先进的非核高能防御武器,建立一套太空和地面相结合的多层次、高效率的空间立体防御网,对来袭导弹进行多层拦截,并摧毁于到达美国本土之前,从而“使核武器成为无效的和过时的武器”。
1987年9月,美国开始“星球大战”计划第一阶段的构造设计。
后来,随着华沙条约组织瓦解和苏联解体,美国认为俄罗斯已经无法继续与美国在军事上进行抗衡,克林顿总统于1993年5月宣布终止“星球大战”计划,开始着手“弹道导弹防御”计划。
……
该计划包括两个部分:用于保护美国海外驻军及相关盟国免遭导弹威胁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theater missile defense system -- tmd) 和用于保护美国本土免受导弹袭击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national missile defense system -- nmd)。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使一个地区免遭近程、中程或远程弹道导弹攻击的综合性武器系统,而后者则是保护美国全境不受任何弹道导弹攻击的战略防御体系。
……
1994年6月,美国防部成立“弹道导弹防御体系办公室”,统筹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1996年初,克林顿政府把“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计划由“技术准备计划”改为“部署准备计划”,即“3+3”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