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尸危机行行行舟

第249章 脱险(第3页)

 “宁队!”负责通讯组的郑明抬起头,眼镜片上反射着发报机的指示灯,“您怎么亲自来了?”

 宁珩没有立即回答,目光扫过屋内。

 郑明是山庄为数不多的电子工程师,末日爆发前在县电信局工作,四十出头,头发已经花白了一半。

 此刻他身边还站着两个学徒——十六岁的阿亮和刚被救回来的前大学物理系学生小林。

 三人面前的发报机指示灯有规律地闪烁着,耳机里传出细微的电流杂音。

 “我需要向所有还在运作的频率发送一条消息。”宁珩拉过一张木椅坐下,椅子腿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声响。

 郑明推了推眼镜:“什么类型的消息?”

 “招募信息。”宁珩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对折的纸条,“山庄愿意接纳所有还在抵抗行尸的幸存者和组织,提供庇护和资源。”

 屋内安静了几秒。

 郑明接过纸条,快速浏览着上面的内容,眉头渐渐皱起:“宁队,这...会不会太冒险了?我们刚打完收割者组织,物资虽然充足,但一下子接纳太多人...”

 “正因为刚打完收割者,我们才需要更多人。”宁珩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这次突袭证明了一点——孤立的幸存者据点迟早会被各个击破。我们需要建立更大的联盟。”

 郑明还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转向发报机:“用哪个频率?标准求救频段?”

 “所有频段。”宁珩站起身,走到墙上的频率表前,“特别是那些曾经活跃但最近静默的。每隔一小时发送一次,持续三天。”

 小林突然开口:“宁队,如果...如果招来的是另一个收割者怎么办?”

 这个问题像一块冰,让室内的温度似乎骤降了几度。

 宁珩转过身,看着这个戴着厚重眼镜的年轻人——他的右臂还缠着绷带,是在红房子解救行动中受的伤。

 “所以我们设置了三个验证步骤。”宁珩指向纸条的最后几行,“第一,所有回应必须包含特定的识别码;第二,初次接触只通过无线电;第三,所有新成员必须经过隔离观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