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叶辰给女人花钱更容易致富(第2页)
叶辰愣了愣,仔细一想还真是。上次帮二大妈修了修煤炉,她愣是把攒了半年的鸡蛋票塞给他;给于海棠的播音台装了个小台灯,她每天广播完都给他捎个热乎馒头;就连平时抠门的三大爷,都因为他给三大妈做了个简易搓衣板,主动把自家的旧报纸给他糊墙。
“不是划算,是人心换人心。”叶辰嘴上说着,心里却打起了算盘。他想起晓敏班上的学员大多是家庭妇女,平时爱琢磨些居家小物件;秦淮茹她们跳广场舞的队伍,总念叨着缺个轻便的折叠凳;还有厂里的女工,总说操作台太高,久站着累得慌……
下午帮王大妈修缝纫机时,他特意多留了个心眼。老太太的缝纫机是几十年前的老款,踩起来费劲,线轴还总跑偏。叶辰拆开机头一看,发现只要加个小小的弹簧片固定线轴,再把踏板的角度调缓点,就能省力不少。
“王大妈,我给您加个小零件,保准比新的还好用。”他从包里掏出块薄铁片,三两下弯成个月牙形,往线轴旁一装,试了试,果然顺畅多了。
王大妈乐得合不拢嘴,非要塞给他一把花生:“你这脑子咋长的?比修缝纫机的师傅还能耐!”
叶辰看着那台修好的缝纫机,忽然有了个主意。他回到店里,翻出几块边角料,叮叮当当地敲了起来。等晓敏来取铜丝时,他手里多了个小巧的金属支架:“你看这个,能架在缝纫机上放剪刀和顶针,省得总弯腰找。”
支架做得精致,边角都磨得光滑,上面还弯了个小挂钩能挂线团。晓敏拿在手里试了试,眼睛一亮:“太实用了!我班上好多阿姨都愁这个,你这能做多少?我全要了!”
“先做十个试试水,”叶辰笑着说,“你问问大家还有啥需求,我照着做。”
没过几天,晓敏就带着五六个阿姨找上门来。这个说想要个能折叠的绣花绷子,那个说缺个给毛线团计数的小装置,还有人想要个方便携带的针线盒。叶辰一一记在本子上,发现这些需求看似零散,其实都有个共同点:轻便、实用、贴合女性日常操作习惯。
他开始琢磨着改良产品。给绣花绷子加个弹簧卡扣,松紧能调;给毛线计数器装个小铃铛,绕够圈数就响;针线盒做成多层的,剪刀、顶针、线轴各有各的格子,还能揣进围裙兜里。
第一批样品做出来时,晓敏的手工艺班直接包圆了。阿姨们用着顺手,又推荐给街坊邻居,没几天就传开了。连红星轧钢厂的女工们都听说了,托于海棠来订了二十个操作台脚踏垫——叶辰特意用防滑橡胶做的,还绣了小花,踩上去又软又稳。
“叶辰,你这垫子做得好,车间主任都问在哪买的,说要给全车间换一批。”于海棠把订货款递过来,眼神里满是佩服,“你这哪是卖五金,简直是懂我们女同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