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平行宇宙生物研究(第2页)
价值数十亿的精密粒子对撞机发出令人牙酸的高频哀鸣,那尖锐的声响如同指甲刮擦黑板,又像是来自地狱的恶鬼嘶吼。内部冷却系统的警报红光此起彼伏,宛如机械巨兽在痛苦挣扎时流下的血泪,警示着即将失控的危险局面。而监测暗物质的盖革计数器更是疯狂爆表,急促的 “哒哒” 声越来越密集,频率快得几乎连成一片,如同末日倒计时的丧钟,预示着某个足以颠覆认知的存在即将降临。
电子屏上的数据流像是被无形巨手撕碎的密码本,无数二进制代码如雪花般纷飞。蓝光在实验室的天花板上投下鬼魅般的投影,那些破碎的 0 和 1 竟在空气中悬浮,折射出棱镜般的七彩光晕。当它们以违背常理的方式重新聚合时,实验室的温度骤降十度,我的睫毛瞬间凝上白霜。
这些不断重组的代码,正演绎着超越人类认知的数学奇迹。它们组成的矩阵时而坍缩成克莱因瓶的拓扑结构,时而又舒展成莫比乌斯环的无限循环,完全违反熵增定律的排列,仿佛在书写某种未知文明的造物法则。我颤抖着记录数据,钢笔尖在冷凝的记录本上划出断断续续的墨痕。
放置在实验台角落的老式机械钟,表面的防尘玻璃突然蒙上一层细密的霜花。霜花凝结的速度极快,像无数冰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在玻璃表面编织出诡异的纹路。原本规律摆动的钟摆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黄铜指针在剧烈震颤中扭曲变形,发出金属疲劳的哀鸣。钟摆的晃动越来越剧烈,似乎有一双无形的手在疯狂摇晃着这台机械钟。
更诡异的是,秒针竟开始逆向旋转,带动分针和时针以不符合齿轮比的速度倒转。金属齿轮相互咬合处渗出黑色油状物质,粘稠的液体在台面上蜿蜒爬行,所到之处的花岗岩台面泛起诡异的紫色荧光。那流淌的黑色物质,像是时空本身在流血,是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时空畸变现象。黑色物质散发着淡淡的刺鼻气味,仿佛是来自另一个维度的腐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逆向旋转的加剧,钟表内部传来齿轮崩裂的脆响,一块块崩裂的齿轮碎片在钟体内四处飞溅。黑色液体如同活物般沿着电路蔓延,所接触的电器设备开始发出尖锐的啸叫,屏幕上的数据流也变得更加狂乱。实验室的灯光开始闪烁不定,忽明忽暗,营造出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氛围。这些闪烁的灯光仿佛在呼应着机械钟的异常,共同诉说着这场突如其来的时空异变。
这些超维图案显然不是简单的视觉奇观,更像是某个高等文明遗落的宇宙级密钥。暗紫色棱形光纹表面流转着液态金属般的光泽,当它们开始以斐波那契数列的黄金比例旋转时,整个实验室的空间结构突然扭曲变形。实验室内的量子钟表盘浮现出诡异的倒转纹路,指针开始逆向跳动,发出齿轮咬合的金属摩擦声,仿佛时间长河在此处被强行截断逆流。
金属实验台表面骤然结出冰晶,这些冰晶并非普通形态,每一粒都呈现出完美的十二面体结构,折射出无数个颠倒的实验室虚影,每个虚影中都有研究人员惊恐的面容在扭曲晃动。温度传感器的数值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瀑布般坠落,警报器在零下三十度时发出尖锐刺耳的蜂鸣,声波在扭曲的空间中不断折射,形成令人牙酸的共振。
墙面的水泥开始龟裂,细微的裂痕如蛛网般迅速蔓延,发出细密的 “噼啪” 声,仿佛无数细小的骨骼在同时碎裂。裂缝中渗出粘稠的幽蓝色物质,那物质像是某种有生命的液态金属,表面泛着诡异的光泽,在接触空气的瞬间,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固,形成发光的脉络。这些脉络如同活过来的神经,在墙体里疯狂地蜿蜒生长,每延伸一寸,便有更多的水泥块自动崩解,簌簌掉落。
崩解后的墙体内部,露出散发着冷光的晶体结构,那些晶体棱角分明,在幽蓝光芒的映衬下,透着一种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神秘感。整个实验室在这股力量的侵蚀下,仿佛变成了一个正在被蚕食的生命体,现实世界的物理根基正在被无形巨手撬动。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臭氧味道,那是空间扭曲产生的特殊气味,伴随着细微的空间撕裂声,像是有人在撕扯厚重的绸缎,又像是来自异次元的低语,令人不寒而栗。
窗外的天空不知何时被浓重的乌云笼罩,翻滚的云层中隐约浮现出不属于任何气象图谱的几何轮廓。当第七道闪电划破天际的瞬间,防护罩外的真空环境监测仪突然检测到高频震动,人们透过防辐射玻璃,仿佛能看到云层深处,有无数双冰冷的眼睛在注视着这场禁忌的实验。更诡异的是,实验室的电子设备开始自动播放加密频道,混杂着类似鲸鱼歌的声波里,断断续续传来人类从未记录过的语言音节。
其表面漂浮着无数散发着柔和光晕的金色微粒,这些微粒仿佛拥有独立意识,在接近舱壁时会突然迸发出惊人的加速度,以超越现有物理认知的方式在钛合金金属表面蚀刻出复杂到令人窒息的凹痕。这些凹痕相互交织,拼凑出的图案既像是远古文明的星图,又暗含着某种未知的数学规律,仿佛在诉说着宇宙诞生之初的奥秘。
当研究人员怀着忐忑的心情试图用激光扫描它的结构时,诡异的一幕发生了。生物的表面瞬间泛起如同液态汞般的镜面光泽,在眨眼间构建出精密到纳米级的折射阵列。激光束在接触到这层镜面的刹那,被分解成无数道细小的光束,以螺旋状轨迹反射回发射源。这些光束在舱内纵横交错,切割出绚丽的光网,同时伴随着高频的嗡鸣声,仿佛整个空间都在因这股神秘力量的冲击而震颤,舱内的监测仪器也开始疯狂跳动,记录下一连串超出量程的异常数据。
生物学家周瑾的指尖在观察窗上划出一道弧线,手套表面的量子感应膜立即浮现出对应的生物体表数据。她的瞳孔因兴奋而微微放大,看着那只体型最小的生物突然分裂出三条纤细的触须,触须末端绽放出伞状的薄膜,薄膜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感光细胞,在模拟星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彩虹般的光泽。“这是我们从未见过的细胞分化模式。” 她对着录音笔低声说道,声音里难掩激动,“它们的体细胞可以在 0.3 秒内完成从肌肉细胞到神经细胞的转化,这种可塑性远超地球上任何已知生物。”
全息投影在她身后展开这只生物的基因序列图,螺旋状的基因链上点缀着无数紫色的光点,每个光点都代表着一个未知的基因片段。周瑾的手指点向其中一个闪烁频率最快的光点,投影立即切换到对应的蛋白质结构模型 —— 那是一种由 17 种氨基酸构成的复合蛋白,其中有 5 种氨基酸在地球生物体内从未被发现。“这些未知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呈现出左旋特征,与我们已知的右旋氨基酸完全相反。” 她调出对比图表,两种螺旋结构在投影中相互缠绕又彼此排斥,“这意味着它们的生命活动基础与我们截然不同,或许能为遗传病治疗提供全新的思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实验室的自动门滑开,物理学家陈峰抱着一台能量检测仪走了进来。他的额头上还沾着实验用的超导液,蓝色的液滴在灯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看看这个。” 他将检测仪的读数面板转向周瑾,屏幕上的能量曲线呈现出完美的正弦波,波峰和波谷的间隔精确到毫秒级,“我们监测到它们在移动时会产生定向的引力波,强度虽然微弱,但方向性极强。这或许就是它们能在平行宇宙通道中稳定存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