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商议(第2页)

 不管是逮住东安市场的刘三,还是这段时间整治东城区治安,哪件大事背后没有王大力的身影?如今的王大力,在东城区那可是风头正劲的干部。更关键的是,人家才20岁,往后的发展空间大得没法估量。

 娄半城一边暗自琢磨着怎么和王大力拉近距离,一边满脸堆笑地套近乎:“王大队长,瞧您这行事作风,我一直好奇,您老家是哪儿的呀?”王大力笑着回应:“我老家是牛栏山那边王家村的,一个小山村。”

 娄半城一听,兴致更高了,接着问:“牛栏山啊,那可是个好地方!你们家族在村里肯定也是人丁兴旺吧。

 ”随后,两人又聊起京城这段时间的新鲜事儿,从街头新开的铺子,到最近的政策变化,无话不谈。聊了一会儿,话题又转到家庭琐事上。

 王大力看似不经意间提到:“家里还有几个兄弟没安排工作,叔叔姑姑还在家务农,不过现在农村分地了,日子也好过多了。”娄半城眼睛一亮,追问道:“你叔叔家的孩子今年多大了?”王大力说:“一个17,一个18了,都不小了,都快到说亲的年龄了。”

 娄半城连忙接话:“怎么不让他们来城里发展呢?”王大力无奈地叹口气:“来城里发展,谈何容易啊。他们没什么文化,能干啥呢?

 ”娄半城一拍大腿:“没文化可以当工人嘛,怎么也比在家里种地强。”王大力苦笑着摇头:“现在工厂也不是那么好进的。前几天我们安排一批人进轧钢厂,还是多亏娄老板给我们军管会面子。那批人举报了菜霸刘三,都是普通老百姓,我们特意奖励他们的。”

 娄半城豪爽地一摆手:“你看,不行就让你这两个小兄弟来我这儿,我这儿能安排。”王大力连忙客气道:“这怎么好意思呢?怎么能因为我自己的事麻烦娄老板。”

 娄半城笑着说:“哎,这怎么能叫麻烦呢?咱们都是老北京人,街里街坊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谁还没点事儿需要帮衬?就这么定了,回头叫两个小兄弟来,我给他们安排工作。”

 王大力犹豫了一下,说道:“那行吧,既然娄老板这么热情。不过,您不用给他们安排多好的工作,就让他们学技术吧。学个钳工、锻工、电工之类的,如果有焊工的活儿,学个焊工也行,电气焊技术学好了,以后也不愁没饭吃。”

 娄半城点头应道:“没问题,我肯定给安排得妥妥当当。学门技术傍身,以后走到哪儿都不怕。等他们来了,我找厂里最好的师傅带他们。”王大力感激地说:“那就太感谢娄老板了,这份人情我记下了。等我叔叔他们知道了,肯定也特别感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