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村里的文艺汇演筹备(第2页)
午后的阳光暖烘烘地洒在校园里,沈念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脚步不由自主地迈进了学校的大门,缓缓走向操场上嬉笑玩闹的孩子们中间。孩子们察觉到有个陌生的大姐姐到来,先是停下手中的游戏,用那清澈又好奇的目光,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了她一番。不一会儿,天性里的热情便占了上风,他们如同欢快的小雀儿,一窝蜂地热情围了上来,将沈念团团围住。
沈念嘴角噙着一抹温柔的笑意,微微俯下身,和孩子们亲昵地聊了起来。她轻声询问:“小朋友们,你们在玩什么有趣的游戏呀?平时学习辛不辛苦呢?” 孩子们一听这话,瞬间打开了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地抢着回答,稚嫩的声音此起彼伏。有的孩子兴奋地手舞足蹈,讲述着游戏里的精彩瞬间;有的孩子则略带羞涩,小声说着自己学习时的小烦恼。一时间,欢声笑语在这片小小的天地里回荡,气氛十分融洽。
当沈念不经意间将话题转到即将到来的文艺汇演时,孩子们的眼睛像是被点亮的星星,瞬间亮了起来,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脸颊红扑扑的,抢先说道:“我想表演唱歌,我要把那首《小兔子乖乖》唱给大家听,这是我最喜欢的儿歌啦!” 说着,还轻轻哼唱了几句,那奶声奶气的歌声惹得周围孩子一阵欢笑。
这时,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从人群里挤出来,胸脯挺得高高的,大声说道:“我要跳舞!虽然我还没去外面学过跳舞,但是我已经偷偷在家对着电视练习了好多次啦,我跳得可认真了!” 说着,还当场比划了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模样有模有样。
一旁,几个孩子凑在一起,其中一个戴着眼镜的小男孩清了清嗓子,大声宣布:“我们几个打算一起表演小品,我们已经想好了剧情,保证能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其他几个小伙伴也在一旁不住点头,眼里满是自信与期待。
听着孩子们这些充满童趣、天真烂漫的话语,沈念静静地聆听着,脸上渐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的目光温柔地扫过每一个孩子,在这些纯真又炽热的期待里,她似乎捕捉到了一丝灵感的火花,那火花一闪一闪,在她心底悄然绽放,仿佛预示着这场文艺汇演将会充满无限可能 。
在和孩子们热烈的交流中,沈念仔细倾听着每一个孩子的发言,眼中满是温柔与耐心。她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对唱歌、跳舞这类充满活力与动感的节目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一个个小手举得高高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芒,争着诉说自己对舞台表演的憧憬。这一幕让沈念心中的想法愈发笃定,更加坚定了组织文艺表演节目的决心。离开充满欢声笑语的学校后,沈念怀揣着对文艺汇演的期待,脚步轻快地来到了村里老人们常聚的那片宁静的小广场。老人们悠闲地围坐在一起,暖阳温柔地洒在他们身上,有的老人惬意地眯着眼晒太阳,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有的则三两成群,兴致勃勃地聊天,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琐事。沈念带着亲切的笑容,主动加入了老人们的交谈,和他们聊起了即将举办的文艺汇演。老人们一听到这个话题,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生动起来,打开了话匣子,纷纷回忆起过去村子里那些热热闹闹的文艺活动。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话语里满是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感慨着时光的流逝,同时也透露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热爱和对新事物的热切期待,那质朴的情感深深触动着沈念的心。
沈念坐在村头那棵老槐树下,身旁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过去村里文艺活动的点点滴滴,那些质朴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故事,就像一股清泉,缓缓流入她的心田。她微微前倾着身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老人,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手中的笔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关键词,心中逐渐有了一些模糊的构思。她敏锐地意识到,要想在这次文艺汇演中大放异彩,绝非易事。这不仅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自己在现代社会所学的才艺,更关键的是,得巧妙地融入一些契合 80 年代农村审美的元素。如此一来,村民们在观看节目时,既能因新奇的表演形式眼前一亮,又能凭借那些熟悉的元素,勾起心底深处对往昔岁月的温暖回忆,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家后,沈念轻手轻脚地走进自己的房间,缓缓关上房门,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在外。她径直走到书桌前,缓缓坐下,目光落在桌上摊开的空白稿纸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她的脑海里,如同放映电影一般,不断浮现出在现代社会看过的各种精彩绝伦的文艺表演。那些活力四射、节奏明快的舞蹈,舞者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故事;还有那些悠扬动听、扣人心弦的歌曲,歌手们用歌声传递着各种复杂的情感,或喜悦,或悲伤,或激昂 。然而,她心里很清楚,若是直接把这些现代节目原封不动地搬到这次文艺汇演上,无疑是行不通的。必须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让它们披上一层具有 80 年代农村特色的外衣。她深吸一口气,伸手拿起桌上的笔和纸,笔尖在纸上摩挲,开始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的初步想法,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她对这场汇演的期待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