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品牌国际化的新机遇与挑战(第2页)

 周明薇的担忧不无道理,文化差异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在国际舞台上,如何将东方美学与西方审美完美结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会议室陷入凝重的沉默。沈念轻叩桌面,目光扫过团队成员:“我理解大家的担忧。但看看这份数据——去年米兰时装周线上直播观看量突破12亿人次,参展品牌国际订单平均增长47%。这是我们进入欧洲市场的黄金跳板。”她调出品牌近三年的研发投入数据,“过去两年,我们在面料科技与智能定制系统上投入超2000万,这些技术积累正是应对国际标准的底气。”

 经过三天的封闭式研讨,团队最终制定出详尽的参展方案。设计部成立“米兰项目组”,成员包括三名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新锐设计师,他们每天工作16小时,从敦煌壁画、宋代山水画中提取灵感,将传统云纹解构重组为抽象几何图案,同时运用3d虚拟试衣技术反复验证设计效果;供应链团队与江南二十余家非遗工坊签订加急生产协议,创新采用“柔性快反系统”,将单件服装的生产周期从7天压缩至48小时;公关部则启动“全球文化大使计划”,邀请旅居欧洲的华人艺术家担任品牌文化顾问,确保设计细节符合当地文化习俗。

 然而,筹备过程远非想象中的那般顺利。就在首批样衣被送往欧洲检测机构的时候,一个始料未及的问题突然摆在了面前——环保标准壁垒。

 欧洲最新颁布的《纺织品生态标签法规》对纺织品的染料成分、甲醛含量等指标提出了极其严苛的要求。而“念·时光”品牌一直以来所惯用的植物染料,虽然具有天然环保的优点,但由于检测方法的差异,竟然未能达到新法规的标准。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个团队都陷入了困境。眼看着样衣无法通过检测,后续的生产和销售都将受到严重影响,沈念心急如焚。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沈念决定亲自飞往瑞士,与全球顶尖的纺织实验室展开合作。她坚信,只要能够在保留传统染色工艺的基础上,研发出符合欧盟标准的新型植物固色技术,就一定能够突破这一难关。

 于是,沈念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前往瑞士的旅程。在那里,她与实验室的专家们紧密合作,夜以继日地进行研究和试验。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他们终于成功地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植物固色技术。这种技术不仅保留了植物染料的天然环保特性,还能够有效地解决检测不达标的问题,完全符合欧盟的标准。

 为了实现这一技术突破,沈念不得不额外投入了高达 120 万元的研发经费。但她深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只有不断创新和突破,才能够让“念·时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