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能言善辩之士(第3页)
刘琦曰:“苏贼作恶颇为隐秘,愚兄也不知详情啊。”
赵林曰:“愚弟岂敢让贤兄操劳?”
言罢,大喝一声:“来人!”
自有堂前亲卫自怀中掏出绢布,入堂奉上。
赵林伸手接过,递给刘琦,言道:“贤兄不必操劳,便于其上用了大印,愚弟自会命人张贴全城,以广而告之。如何?”
刘琦双手接过绢布,展开一观,书略曰:
“江夏诸百姓知悉:
今有苏家者,本为本地豪族,然其行恶累岁,不可胜数,祸乱一方,致民不聊生,天理难容,今已夷其三族,特将其恶行昭示于众,以告天下。
彼恃财势,于田亩间巧立名色,肆意兼并。每遇灾荒,民无粒粟,卖子鬻女以苟活,苏家乘势压价,强取豪夺,致农户流离,沦为流民,饿殍处处,而其田庄益广,膏腴皆入囊中,百姓徒望天嗟叹,无立锥之所也。
又假放贷之名,行剥削事。息重如山,民借一二,数月偿财数倍。偿之弗能者,其爪牙寻衅上门,或掳壮丁为奴,使之劳而无饱;或占民女作妾,以供淫乐,良家女多不堪辱,含恨自绝,阖家破碎,哭声惨然,苏家竟漠然依旧,作恶不止。
市井之中,苏家横霸,设卡征税,柴米油盐交易,皆重利抽取,物价腾贵,民不堪苦。商户不从,便砸店驱人,血溅通衢,多有倾家荡产者,苏家借此富奢,华屋美馔,皆民之血泪也。
尤甚者,苏家与贪官相勾连,私设囹圄,有敢言其恶者,诬为盗贼,囚入牢中,严刑逼供,屈打成招,草芥人命,止众口悠悠,掩己恶名。
狱中之人,或遭折磨殒命,或被贩卖为奴,生死悉由其决,民怒而不敢言,江夏之地,竟成苏家炼狱,百姓困于水火,苦捱岁月,几无生机焉。
幸苍天有眼,今有江夏太守刘琦,秉持公道,查明苏家诸般恶行,遂行大义,将其夷灭三族,以正国法,还江夏百姓朗朗乾坤。
特此布告。”
刘琦观此绢书,额上冷汗如雨下,手亦微微颤抖,心中思忖苏家往昔恶行,确是这般令人发指,可又惧此举一出,彻底得罪与之交好的豪族,往后在这江夏恐再无宁日。
但见赵林目光灼灼,似不容他推脱,一时之间,竟是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