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断没有再回的道理(第2页)

 “连绣的竹子都透出一股宁折不弯的傲气。”

 苏润乐呵呵地摸着衣服。

 李氏、张氏不约而同开口夸赞:

 “这青柏色的长袍还真挺衬润子!”

 “挺好看!”

 李氏绣工一般。

 做衣服还可以,绣花就不行了。

 但这次料子不错。

 李氏总觉得不绣点什么,就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衣服,所以找了张氏帮着绣花。

 张氏也上心,还特意弄来了图样,连着熬了好几晚。

 直到刚刚才把衣服做好。

 苏丰满意地打量着苏润,连连点头:

 “看着就有精神!”

 “明天就穿这套衣服,跟大哥一起去学堂,跟夫子施礼赔罪!”

 “好好读两年书,等后年参加县试。”

 “到时候考个功名回来,大哥就放心了!”

 小弟已经有段时间没去学堂了。

 自己在家里温习,总比不上夫子教导。

 与其天天研究那个成不成型的豆腐,还不如早点回去读书!

 他们家这一个多月攒了不少钱。

 苏润卖秘方,给了苏丰四两半。

 天香楼这一个多月的菜钱大约有五两出头。

 苏行每日要给大户供个小一百斤的巧芽,也赚了五、六两银子。

 加上他们还在城东零卖。

 短短一个月,他们家就存下了将近二十两。

 这么多钱,只要他们不乱花,就算是后面只种地,也够供苏润再念两年书了。

 “束修和肉大哥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再买些果子、糕点就行了!”

 ******

 翌日。

 苏家三兄弟一起去了城里。

 按照惯例,他们先将天香楼和城北大户的菜送去。

 紧跟着。

 苏行去城东摆摊。

 苏丰和苏润则是去了集市。

 买好时令水果,又包了份不便宜的点心后,两人才提着束修礼,往城西刘秀才家里去。

 刘秀才就是苏润先前的夫子。

 乡试多次落榜后,他在家中办了个学堂,一边教学生,一边考举人。

 只可惜。

 十多年过去了,刘秀才依旧是刘秀才。

 两人很快到了学堂外。

 听着里面隐隐约约的读书声,苏丰没急着进去。

 他先理了理衣服,又给苏润整理好衣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