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帝王心

六月廿一。

 京城。

 紫宸殿。

 年过不惑的熙和帝,正坐在龙椅上批阅奏折。

 许是国事操劳,熙和帝鬓发已渐见花白。

 “唉……”

 长长的叹息声带着无尽的忧愁,响彻在空荡的宫殿中。

 宫人顿生警惕,纷纷垂首静默。

 就连熙和帝的心腹太监许忠义,也不例外。

 这种情形,只有当今太子赵叡赵鸿然敢接话:

 “父皇,是何处天灾?亦或边疆不稳?”

 大炎帝后伉俪情深,六宫空置。

 熙和帝膝下的两子三女均出自中宫。

 赵叡乃熙和帝嫡长子,今年二十有二。

 他刚出生就被封为太子,三岁被皇帝带在身边教导,五岁开始参政。

 熙和帝极为重视他,对东宫三师选择慎之又慎。

 赵叡也不负众望,睿智而沉稳,一身王者风范不弱其父。

 如今已经为熙和帝分担了将近一半的朝政。

 大炎上上下下都清楚:

 赵叡是板上钉钉的下任皇帝。

 闻声,熙和帝将手中奏折递给儿子,语气稍有些倦怠:

 “大蕃欲效仿南夷与赤狄,让其可汗娶我朝公主以结秦晋之好。”

 前朝藩镇割据,天下大乱。

 大炎王朝先祖走投无路,被迫称帝,建立了大炎王朝。

 但未及平定天下,先祖人就去了。

 先皇继承遗志,自登基起就决意重整山河,荡平天下。

 但历经数十年大战,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不时还有天灾。

 先皇苦心经营,也只是堪堪稳住风雨飘摇的家国而已。

 百年过去,大炎周边依旧群狼环伺:

 北有大蕃、西有赤狄、大柔、大真等小国,南越还有蛮夷诸部落。

 到了第三代的熙和帝手中,民困国贫,还常有外敌犯境。

 熙和帝无法,只能对内,提升国力,积累底蕴;对外联姻,携同盟给共抗外敌。

 为此,他不得不将两位公主,先后嫁给南越世子和赤狄可汗。

 只是熙和帝年事渐高,身体每况愈下。

 知道有生之年无法完成先祖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