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今日你爱搭不理,明日你高攀不起(第2页)


 “堂嫂跟侄儿有难,我就是为了远河哥,也不能坐视不理啊!”


 这些年,苏润三兄弟走得远,站得高,但背后也离不开亲人帮忙。


 他做生意,大伯、小叔从八字没一撇的时候,就把他堂哥们推过来给他盖磨坊,磨坊成立初期,连堂嫂们都来干活,侄子侄女都没人带。


 他读书科举,大伯就严格管制族人,绝不给他添乱。


 苏丰在外为官,苏行扩张生意,苏润说走就走,三兄弟没一个在村子里,却从没担心过家里的磨坊,不就是因为知道大伯、小叔这些亲人靠得住,能放心把后背交给他们?


 虽说苏润带给苏氏的,远远比苏安福他们当日付出的多,但其中的情分,却是最难得可贵的。


 苏远河比苏行还好哄。


 一听这话,他乐滋滋的来拍苏润肩膀,呲着口大白牙,笑的没心没肺:


 “哥就知道,润子心里有哥!”


 苏润反手拍回去,两兄弟勾肩搭背,一看感情就很好。


 见状,苏安福也不说那些有的没的了,只是欣慰的笑着。


 倒是苏远河想了想,主动问:


 “爹,你要不再给云帆取个小名儿?”


 有些出生就身体不好的孩子,大人怕长不大,就会特意取个贱名儿来压压。


 苏安福思索片刻,道:


 “那就叫石头吧,坚硬刚强,不软绵绵的。”


 苏远河对此没有什么异议,倒是苏润笑呵呵开了个玩笑:


 “石头就挺好的,我还以为大伯要叫个什么狗蛋、虎子之类的。”


 苏润也没待多久,见苏安福神色疲倦,又聊了几句便退出去了。


 在大伯家蹭了顿午饭,待吃饱喝足之后,苏润散着步回家,然后直奔府库。


 接着,就在库房撞见了哥哥嫂嫂们。


 苏丰这些年为官,难免有人情往来的时候,故家里常备不少好玩意。


 此次他们离开青阳,知道日后不会再回去,就把东西全都带回玉泉了。


 苏润瞥了眼苏丰手里拿着的阿胶,挥手打招呼:


 “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好巧,你们也来找补品?”


 要说他大伯存到不少钱,苏润信。


 毕竟几个堂哥除了月钱外,还都拿着磨坊分成,这些年下来,也有个几千、上万两银子了,置办一般的补品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