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开枪打下三路?(第3页)

 见马车过来,亲自引路,将苏润等人引上山。

 苏润他们也不磨叽,到了地方,就开始问东西打造的怎么样。

 “几位大人,这些是这两日,根据太子殿下图纸,研制出的竹筒、铁管突火枪。”

 掌管铁匠的郭大力,抱着长短不一、粗细不同的突火枪试验品走来,同时解释:

 “至于火炮,尺寸实在是太大了些,最快还得再过三日,才能打造出第一个。”

 跟着做实验做多了,不用苏润他们说那么详细,郭大力就知道,长度一样的,粗细得多做几个不同尺寸的,而粗细一样的,长短就得不同尺寸。

 这就大大节省了实验时间。

 苏润传信回来没几日,火炮那么大,没做好也是正常的。

 他也不废话,问清楚不同管子的各项数据,记录在册后,立刻分组开始做实验。

 加上郭、吴两人,他们刚好三人一组,对着靶子开始打枪:

 一个打枪,试验手感、后坐力和使用情况;

 一个记录,将射程、威力等一一记录清楚;

 而最后一个人则是负责分析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别院接连三日,都沉浸在‘砰砰砰’的爆炸射击声之中。

 在众人分工合作下,没几日,突火枪就研制完毕。

 突火枪(图片来自百度)

 一般的突火枪看重威力,不在意外表。

 但这杆突火枪是玉泉六子给熙和帝的寿礼。

 故苏润特意将突火枪的整体形状,设计成龙形,龙尾巴是把手,龙身是枪管,龙嘴是枪口。

 有郭大力监管制造,苏润他们研制出突火枪后,就回家休息了一日。

 很快就到了八月初十,众人第一次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