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老夫年纪大了,你可不能骗老夫(第2页)
“这冬日蔬菜便是。”
崔毅一听就来了劲儿,连声催促苏润详细说说。
苏润本来就要跟崔毅说这事,虽然说事的地点不在预料之中,但他本身也不讲究这么多。
崔毅让说,他也就说了:
“其春夏秋冬,不过是根据温度、湿度,人为划分出来的季节而已。”
“北方一年四季变化明显,便会有许多时令的菜蔬,但若是我们能控制住气候,不就可以像南方一样,在冬日种菜了吗?”
崔毅听出苏润的意思。
毕竟熙和帝的太官园就是通过烧炭来维持温度的。
但看苏润的样子,他似乎有更简单的办法。
崔毅这么想,也就这么问了。
苏润也不藏着掖着:
“这办法就是,用玻璃做墙壁和房顶,将田地圈起来,然后在里面种菜。”
“以玻璃的透光性、保温性和保湿性,在里面种菜一定没问题。”
崔毅这半年都主管玻璃制造。
玻璃的性能,他再清楚不过了。
他承认,苏润这法子,的确不错。
唯一的问题就是:
“一块窗纸大小的玻璃可以卖到百两银子,若是拿去做砖墙,是否太浪费了些?”
“就算冬日蔬菜紧缺,终归不可能一菜千金,这得多久才能补上玻璃的价钱?”
“若是因此耽搁了玻璃售卖,岂不是得不偿失?”
好好的物件,扔进泥土里。
这跟把刚做好的大鱼大肉,直接倒进泔水桶有什么区别。
想想这半年,光是京城附近达官贵族和富户们安置玻璃,就添补了一成国库。
八月后,户部经营司又大力推动官商合营,找了不少商户往外地售卖。
加上瑶光公主移交过来的镜子,工部忙得不亦乐乎。
为此,他上个月才报批陛下,将玻璃坊扩大一倍。
可想而知,这玻璃多紧俏。
要是只为了区区蔬菜,便如此耗费,传出去,会不会被御史们弹劾?
崔毅将自己的忧虑如实说出。
“这就是我来找您的原因了。”
苏润眉眼之中带着清朗之气,出言解惑:
“玻璃大棚的确造价不菲,但物以稀为贵,才是玻璃真正卖出高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