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都四品了,想挖个洞还不行吗?
路上,苏润无意间瞥见有几亩地,上面只有零星的农人在忙活,而且,苏润还隐约看到了水流反射的光芒。
他不禁指着那处,疑惑地侧头问:
“卓然,那几亩地种的什么?”
叶卓然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目中闪过了然之色。
他对好友解释:
“子渊,那是稻田。”
闻言,苏润惊了:
“稻田?润之前没听过京城还能种稻子的啊?”
比起京城,清河省还更靠近南方一点,但他家里之前都种的是豆和麦。
叶卓然笑笑,出言解惑:
“那里种的占城稻是年初刚从南方引进的试验品种。”
“据说是很好的品种,不仅耐旱、耐贫,而且生长周期短,听闻,在南方甚至可以一年三熟。”
“年初引入京城后,没几个月就收获了,只是如今天气渐冷,播下去的种子,不少没生长,这才派了几个农人日常照看。”
“其实我们也都在摸索这占城稻的习性。”
说完,叶卓然还对苏润笑道:
“我第一次来官田时,正好赶上稻子成熟。”
“当时跟你现在一样惊讶,我挽起裤腿下去帮忙,手脚都不受控制,只觉得神奇。”
他收过十多年麦子,还是第一次收稻。
或者说,他今年才第一次真正见稻田。
尤其这稻田还在北方。
“不过这占城稻,不但熟的早,连产量都比别的品种多,据说连宋尚书都特意过问此事。”
叶卓然与苏润分享趣事,却唤醒了苏润的灵感:
杂交水稻,不就是提高产量的典型代表吗?
只见他倏地转头,认真的看着叶卓然,问:
“卓然,你有没有想过,把不同的稻子进行嫁接,弄出颗粒饱满、产量多、口味还好的新稻种?”
“或者不只稻子,包括其他水果蔬菜谷物也可以?”
苏润这突如其来的大胆想法,把叶卓然问懵了,嘴唇张张合合,好半天答不上来。
最后,尝试理解的叶卓然,从另一个角度,勉强找出思路:
“子渊此言,是否就像前段时间,花坊根据两种不同颜色的牡丹花,培育出来的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