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他可不是吃素的(第3页)

 

“来年会试不日将至,一定会有很多书生想借此机会,大展才华,扬名天下。”

 

“我们这杂报说不准比冬日蔬菜赚得还多!”

 

至于朝廷政要,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他们说的也不算,还是得听熙和帝父子的,执笔者无非就是润润色,写个文章而已。

 

但荀阳闻言,直接指定梁玉写,理由是:

 

“闭门思过多日,才学不进反退,多写几篇文章有益无害。”

 

就这样,梁玉身兼双职,要死不活地迎难而上了。

 

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

 

苏润要刊登勋贵家宅私事,一定会引来勋贵反对。

 

所以前期肯定是他们几个亲自来:

 

苏润打头阵,梁玉和张世分担火力,等到后期杂报稳定,勋贵们认命的时候,自然就可以转交他人负责了。

 

三人商量完,差不多就到酉时,可以下值了。

 

虽然上峰还没写完折子,但苏润三人却很自觉的收拾好东西,轻手轻脚的回家了。

 

等荀阳放下毛笔,抬眼一看,屋子里就只剩下他一个:

 

“这群小兔崽子,跑得还真快!”

 

但他也不遑多让,命小太监将奏折送去紫宸殿后,自己也麻溜走了,完全不打算当面跟他姐夫说。

 

因此,等熙和帝看完奏折,打算叫来荀阳四人详细问问,却得知四人全都出宫时,也是哭笑不得。

 

他只能转头跟儿子商量着第一期杂报的内容,立好规矩。

 

朝政纲要好说,熙和帝勾了几个希望传入民间的政事,剩下的就交给梁玉领悟上意了。

 

诗词歌赋这部分,赵叡要求严格把关,不能有与朝廷作对的内容。

 

杂谈这一块,赵叡怕苏润玩过火,亲自画了几道红线。

 

至于赵翊的亲事,父子俩商议过后,也同意了。

 

有赵翊做挡箭牌,苏润的压力也小些。

 

“佑璋身为亲王,他的事都可以登在杂报上,靖远公府不过是臣子,难道比皇子还尊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