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死到临头还冥顽不灵(第2页)
这些还好,议论最多的,是剩下两个版块。
诗词歌赋这一部分,除了孔楼的词之外,还有刊登了国子监一名为周澈的学生,写的诗。
孔楼在清河素有神童之名,前几日在会馆展露的学识,让不少学子心服口服。
何况,孔楼得了好友的提醒,也没让好友难做。
他那篇词,是自己精心构思落笔,写成之后,先请教状元大哥孔元,又拜访大儒秦镶,然后根据两人点评,认真修改润色一番,才交给梁玉的。
说是走后门,但也凭实力。
何况孔圣人后裔公然在杂报上登诗词,本身就能带动众书生对杂报的认可,对销量也有好处。
剩下那首诗,是梁玉从收到的一百六十七首诗词歌赋中挑出来的。
那周澈周明源在京城早有才名,是来年状元的大热人选,众书生输给他,心服口服。
虽然版面费不便宜,登一次得花二十两银子,但效果也是显着的。
不少读书人见面就是一句:
“哎!你看孔仲行写的那首词了吗?不愧世代书香……”
亦或者:
“周兄不愧是我们国子监第一人,那诗写的真不错!”
甚至杂报一经发行,连街头巷尾的小贩都会扯扯诗词。
唯二展露才华的孔楼和周澈,迅速成为书生们挂在口头的人物,当真是声名远扬。
最后的风云杂谈,更是重量级。
里面刊登了瑞王赵翊的亲事和靖远公府的鬼火事件。
正如苏润所料,前者只是被人了解,而后者则是被街头巷尾津津乐道地议论起来:
“靖远公府遭天谴了你们知道吗?”
“听说前几日,深夜里飘起各色鬼火,还有狐狸鸣冤,眠蛇挡路!”
“鬼火可是死人坟墓外才有的,靖远公府不会杀了人埋在府里吧?”
……
吃瓜是人的天性。
靖远公府的诡异事件,以龙卷风过境之势迅速席卷全京城。
等闭门思过的靖远公收到消息,准备派人处理的时候,韩全连下狱前的裤衩颜色都被扒出来了。
以往,他在京城里不知收敛,耀武扬威做下的种种恶行,闹得是沸沸扬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