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以为他们是政治联姻,没想到两个都是纯爱战士(第2页)
清逸有才能,老丈人又是吏部尚书易和光。
他若是留在翰林院,只能是他愿意留下。
不然,早就找机会走了。
司彦去了督察院,萧均留在翰林院,徐鼎埋首军器所,他们都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并坚定的走自己选择的路,不为外物所动,这本身就是很优秀的品质。
闻言,萧均举杯来碰: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政事文章,便是均留名于陛下的第一步。”
只要陛下记住他,记住他的文章,还愁日后不被重用吗?
杂报的事顺利解决。
翰林院官吏得知喜讯,个个对苏润感恩戴德,同时铆足劲表现,还真让熙和帝发现了不少好苗子,加以重用。
后话暂且不提。
翌日,腊月初二,百官休沐。
但司彦和苏润都没闲着,一大早就开始忙活。
因为今日诸事皆宜,司彦要下聘,苏润则是要纳吉纳征。
由于苏安福等人来京,苏润头上有长辈照应,苏家人手也足够,梁母就不再跟着张罗,反而被梁父央去了司彦那儿。
梁父夏日携全家上京后不久,就带着梁玉去柳府下聘了。
如今,梁玉只等来年夏季成亲。
自家儿子不用操心,梁父自然去帮好友程介以及半个儿子一样的司彦了。
至于有些需要女眷出面的地方,便由梁母上前掌眼。
好在司彦比他们家撒手掌柜的儿子省心多了。
基本上该准备的,他都准备好了,梁家父母和程介也就是梳理一番,稍微补几个司彦不知道的习俗物件便罢。
相比于司彦又请媒人,又敲锣打鼓,又抬聘礼的,苏润这边,则是另一种画风。
礼部纳彩后,太常寺也很快占卜出吉兆,苏润今日要向皇室进献聘礼。
常规聘礼必须有玉帛九束,金器三十事,以及菽稷稻粱各十车。
玉帛和金器其实就是玉璧、玉圭、丝帛束以及金镯子、玉镇纸等物件。
至于四车粮食,也是李氏早就准备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