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三月廿七。

 

清晨。

 

京城外的古道上,人流如织。

 

会试后的长亭之内,亦不乏折柳送别,执手相看泪眼之人。

 

其中,规模最大,最引人瞩目的,自然是苏家。

 

一家二十八口,浩浩荡荡站在道旁送别,还带着不少小厮婢女。

 

光是马车、轿子就列了一排,虽然很礼貌地挪去了旁边,没堵着路,但这么一大票人,着实吸睛。

 

大家长苏安福站在最前头,左右两侧分别是苏兴旺、谢天恩以及苏润夫妇。

 

而他们对面,则是五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其中,年纪最大的苏一忠不到十八。

 

而年纪最小的苏一义只有十三岁。

 

剩下的苏一信和苏大宝兄弟俩,也不过十四、五。

 

出发前,谢天恩特意让他们脱下了往日的锦衣,改穿灰仆仆的麻衣,免得被人惦记上,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连苏远河准备的马车,如今也换成了一辆不起眼的骡车。

 

因而,此时苏一忠五人的组合,让人一眼看去,好像长兄带着四个不懂事的弟弟,外出逃难一般。

 

拄着拐杖的苏安福,面带欣慰,目含期待,但依旧难掩担忧地叮嘱道:

 

“一忠,你年纪最大,出门在外要照顾好四个弟弟,遇事不要冲动,不可争强好胜。”

 

“爷爷放心,一忠谨记于心。”苏一忠作揖应声。

 

身为长房长子,他沉稳的性格完全继承了苏远山,从来不让人操心。

 

苏安福明显对他很放心,见状,微微颔首,继续交代:

 

“家里不指望你们出去这一趟,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

 

“平平安安出去,平平安安回来,千万不要错过八月份国子监招生!”

 

这机会来之不易,他侄媳妇费心,他们也得懂得珍惜才是。

 

五人纷纷点头应下。

 

之后就轮到了苏兴旺。

 

他没什么废话,只道:

 

“记住昨儿答应的,隔几天就捎封信回来报个平安。”

 

虽然是放他们出去游学,但也不是放出去就不管了。

 

说句不好听的,要是对他们的去向一无所知,万一出事,寻都不知道从何处寻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