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这俩凑在一起,能干什么正事?(第2页)

 

礼成后,以孔楼为代表的一百一十七名贡士,在礼部官吏的带领下,往各自的位置走去。

 

同时,百官各归各位,按照上朝的官位,有序站队,做起了旁观者。

 

这也是苏润今日穿上驸马朝服,跟岳父大人一起出现的重要原因:

 

百官站着,但他可以跟佑璋坐在一起休息,何乐而不为呢?

 

待众人就位后,礼部官员轻手轻脚将试卷发下。

 

跟往年一样,试题上只有两道时务策题目。

 

第一道题目是: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司马光言:“善治财者,养民为先。”今欲使国无虚耗之费,民有乐生之心,府库充盈而闾阎不困,其策安在?试参酌古今,陈富强之术。】

 

其实就是要富国强民的方略,但要求在不盘剥百姓,使其穷困的前提下,来充盈国库。

 

这题中规中矩,并不算为难考生。

 

大炎多年来积贫积弱,别说孔楼这样的公卿之后,连目不识丁的农人都知道朝廷无钱无粮。

 

第二道题目则是老生常谈的吏治问题:

 

【《论语》云:“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又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昔汉设刺史以六条问事,唐行《考课令》核官吏之绩,皆欲肃清吏治。今欲效古制而革时弊,当以何者为先?试申其义,并陈方略。】

 

其实就是说:

 

《论语》告诫我们要引用贤能,汉、唐也有各自的办法管理官员,如今大炎要效仿古制革除吏治弊病,该怎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除了勋贵党同伐异之外,前些年的范兴文事件,也让熙和帝不得不高度重视起吏治问题。

 

而孔楼殿试前,早就在兄长孔元的教导下,把这些题目练过一遍了。

 

此时,他根本就不用多想。

 

打好提纲,提笔就写,完全难不倒这位孔家小神童。

 

下方考生们提笔作答;

 

旁观的朝臣凝神屏气;

 

至于上首?

 

苏润和赵翊这两个不消停的家伙,又凑到一起了!

 

赵翊主动发起问话:

 

“子渊,你家狗有没有兄弟姐妹?”

 

“你也想养?”

 

“对,养条又大又猛的,到时候带军营去,平日可训练杀敌,闲暇时还能有个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