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嫁过去是当老大的(第2页)

苏润惊喜地看着偏厅里的侄子,赞道:

“一义真能干!看来咱苏家的生意后继有人了!”

苏一义见小叔提到自己,也大大方方走过来:

“小叔,我这几个月跟着车队送了好几次货,看店还学到不少做生意的技巧,回村前,平安堂叔给我拿了十个银锭子,说是工钱!”

“厉害了我的侄儿!”苏润不吝称赞。

苏一义骄傲得尾巴都要晃到天上:

“但是我一文钱都没要,都给二姐当嫁妆了!”

“这我证明,是真的!”苏远河见缝插针。

“哟呵!这么懂事?”苏润有些惊讶,很快道:“小叔带了翠微的木雕,等收拾好了,让人你送来!”

苏一义乐滋滋应声。

说到了苏一义,就不能不提别的孩子。
 

苏一忠作为苏家三代的长孙,即便是苏润也会多关注几分。

苏小莲出嫁,他是特意请假回来的。

拜秦镶为师后,他变化很是明显,双目有神,进退得宜。

打个比方,原本苏一忠扔在书生群里平平无奇,但现在即便是最普通的长袍,竟也能穿出几分高洁之态来。

苏润考校学问时,也答得头头是道。

“小叔回去就登门拜谢秦夫子!”苏润惊喜地说,只是很快纠结道:“就是不知道秦夫子愿不愿意看见我。”

不远处,赵婉眉眼弯弯,似乎想到什么。

苏一忠思索片刻,如实道:

“老师一生尽忠报国,小叔平定匪患、致富地方归来,老师定然是高兴的。”

“但过完年,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就不一定了。”

他老师每次提到小叔,都是又爱又恨的。

苏润才不管日后,暂时愿意见他就成:

“正好翠微县新制了桐油墨锭,我改日就给秦夫子送去。”

相比于苏一忠兄弟俩,苏一信的改变是最大的。

以前窝在角落里不出声,不主动,总是木着张脸的他,这次居然主动拿了一本册子递给苏润:

“一信这几个月,搜集到不少奇闻轶事,编成此书。”

“今赠予小叔,以慰小叔案牍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