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破敌(第2页)
“都他妈别慌!”赵刚涨红了脸,声嘶力竭地怒吼,手中皮鞭用力挥舞,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凌厉的弧线,“军法无情,谁敢违抗,就地正法!动作麻利点,按顺序出营,准备迎敌!”皮鞭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让人心惊胆战。
在皮鞭的威慑和军法的约束下,士兵们虽满心惊恐,却也不得不强打起精神,匆忙收拾行装。他们手忙脚乱地拿起兵器,有的因太过紧张,长枪差点戳到自己;有的相互碰撞,也顾不上抱怨,只顾往前冲。队伍歪歪扭扭,士兵们脚步踉跄,却没有一人停下。
有人在奔跑中不慎摔倒,膝盖擦破了皮,疼得龇牙咧嘴,但听到身旁战友焦急的呼喊,又迅速爬起;有人迷失在混乱中,找不到自己的队列,急得满头大汗,直到被军官一顿臭骂,才慌慌张张归队。就这样,在一片混乱与呵斥声中,义军迅速出营,朝着官兵队伍迎面进发。
此时,绥德府知府钱守庸坐在晃晃悠悠的轿子里,原本自信满满,哼着小曲,以为不过是去收拾百来号不成气候的土匪,轻松就能立下大功。可走到半路,听到探子来报,说义军已扩充到一千多人,他手里的茶盏“啪”地一声掉落在地,滚烫的茶水溅湿了衣袍也浑然不觉。
钱守庸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他开始后悔自己贸然出兵,本想着速战速决,在巡抚面前邀功,可如今情况突变,这仗还能不能打,他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
身边的李师爷小心翼翼地掀起轿帘一角,猫着腰钻进轿子,赔着笑说:“大人,依小人看呐,如今这形势虽说棘手,却也不是没有办法。咱们不如派人再去流民那边,加大煽动力度。就说这义军其实自身难保,根本护不了他们周全,而且马上要弃城而逃,把这些流民丢给咱们处置。这样一来,流民为了自保,肯定会和义军起更大的冲突。到时候义军后院起火,自顾不暇,咱们再趁机进攻,说不定还能反败为胜 。”
钱守庸眼睛一亮,一巴掌拍在大腿上,兴奋道:“妙啊!还是你脑子转得快。就这么办,赶紧派人去办!”李师爷领命,匆匆钻出轿子,安排人手去流民处继续搅局。可他们却不知道,此时流民都已经被官兵“借人头邀功”的威名吓得逃散一空了,还煽动啥呀?派出去的人到了流民聚集处,只看到一片狼藉,哪还有流民的影子,只能灰溜溜地回来复命。
钱守庸咬咬牙,决定继续前进。他心存侥幸,想着虽然义军人数增多,但说不定还是一群乌合之众,自己这边人多势众,即便没了流民搅局,未必会输。
义军前行不到十里地,便与官兵在打鼓庄以北一片空旷之地相遇。放眼望去,这片开阔地平坦无垠,四周没有太多遮蔽物,唯有几株枯树孤寂地立在一旁,仿佛在静静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风暴。李明稳坐在一匹黑色驿马上,被一众卫兵紧紧护在中间,神色凝重,当即指挥义军布阵。义军整训还不到10天,纪律松散,不少士兵动作生疏迟缓。赵刚再次挥舞起皮鞭,扯着嗓子大喊:“都给老子快点!再磨蹭就等死吧!”皮鞭在空中呼啸,士兵们畏惧不已,强压内心的紧张,相互提醒着归位。
反观官兵那边,乡勇和衙役乱成一锅粥。这些人都是临时拼凑的,毫无战斗经验,面对这紧张的战斗氛围,吓得双腿发软,不知所措。有的提着兵器呆立原地,有的四处乱窜找不着方向。一个衙役头目扯破了嗓子指挥,却无人听从,回应他的只有混乱和嘈杂。
在一片慌乱与催促声中,义军率先完成了布阵。李明看着自己的队伍,眉头紧皱,满心忧虑。虽说速度比官兵快,但士兵们眼神里的紧张藏都藏不住,接下来的战斗,着实艰难。
李明转头看向身旁的传令兵,神色严肃,快速而清晰地说道:“去告诉左营赵刚、右营焦铭,鼓声一响,长矛手立刻在前展开密集冲锋,刀盾手紧紧跟上,鸟铳手和弓箭手伴随前冲,三营协同,全力猛攻,不得退缩!”传令兵领命,快马加鞭冲向左右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