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成饿殍牛魔王康康

第108章 决战黄甫川堡

明军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开到黄甫川堡附近,一时间,尘土飞扬,遮天蔽日。练国事坐在马车里,透过车窗望着眼前的黄甫川堡,面色凝重如霜。身旁的艾万年、李卑等人骑着马,神色同样紧张,他们深知此战关系重大,只许胜不许败,否则欺上瞒下的事一旦败露,必将万劫不复。

 练国事干了一年多巡抚,对军事也算略有常识。他精心布置着战阵,安排抚标营一千人居中,意图稳控全局。李卑的残部则在左翼列阵,经过之前的惨败,李卑所部火炮全失,步兵仅剩下不到三百人。这些步兵刚补齐兵器,却基本没有盔甲护身,唯有二百骑兵家丁尚具战力,整体实力大损,可谓是“弱鸡”一般。艾万年率领一千官兵在右翼列阵,期望凭借此布置形成犄角之势。督司张手印见李卑势弱,便在李卑左翼列阵,两个“弱鸡”合在一起抱团取暖,以求增强防御。

 练国事还命令各营把各类大小火炮推在阵前,等义军进攻就先来一轮火炮急射,期望以强大的火力压制敌人;鸟铳手列为第二列,等起义军进入射程,鸟铳手便上前进行一轮鸟铳射击;第三列安排弓箭手,待鸟铳射击时,敌人基本就进入弓箭射程了,弓箭手在后面进行抛射。等敌人接近二十步左右时,弓箭手也后撤,刀盾兵在前,长枪兵在后,共同抵御义军。同时,明军家丁骑着马在阵后列阵督战,他们身披精良铠甲,手持长刀,眼神冷峻地注视着前方,一旦有士兵敢临阵脱逃,便会毫不留情地挥刀相向,试图以这种高压手段维持住阵脚。

 明军阵营中,营兵们面黄肌瘦,身上的甲胄破破烂烂,不少地方露出补丁。他们手中的兵器,要么刀刃缺了口,要么枪杆布满裂纹。这些营兵长期欠饷,对朝廷本就心生不满,此次出征,士气低迷到了极点。卫所兵更是不堪,大多是临时抓来凑数的,连基本的队列都站不整齐,眼神中满是恐惧与迷茫。唯有将领们的家丁骑兵,个个骑着高头大马,身着精钢打造的铠甲,手持寒光闪闪的长刀,显得格外精神,可他们人数有限,在这庞大的军队中,不过是一小股精锐力量。

 就在明军逼近的前一天,黄甫川堡外,义军盟主高迎祥召集二十多路义军首领开完作战部署会议。众首领各自回营,然而,没过多久,便有五、六股小规模义军偷偷拔营跑路。

 高迎祥得知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怒喝道:“这群鼠辈,竟敢临阵脱逃!来人,给我追!”

 一旁的高一功赶忙上前劝道:“大哥,追不得啊!他们本就无心作战,即便追回来,开打时也定会率先逃跑,反而会带动其他人一起跑,到时候咱们必吃大败仗。况且,如今您这盟主之位,对他们约束力有限,追回来也是后患无穷。”

 高迎祥紧握着拳头,脸上的肌肉抽搐着,强忍着怒火。思索片刻后,他无奈地摆摆手,随后唤来传令兵,咬牙切齿地说道:“去各路义军处传我命令,大敌当前,务必团结一心,谁都不许跑路!否则我高迎祥也跑,到时候大家一起玩完!”

 可到了第二天,义军们列阵准备开战时,高迎祥惊愕地发现,又有三四股义军趁着夜色跑路了。原本聚集的义军,如今只剩下大概一万四五千人,其中老弱病残约占一半。望着稀稀拉拉的队伍,高迎祥心中满是无奈与愤懑,但此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高迎祥站在一处高地上,开始着手布置义军战阵。他将自己本部的青壮步兵安排在居中位置,期望以此作为核心力量稳住阵脚。张献忠、马尽忠等各路义军则在左右两侧展开。各路义军都把老弱妇孺驱赶至最前方,远远望去,乌泱泱一片,仿佛一片灰色的浪潮。在老弱之后,青壮步兵列成方阵,虽然队列不算整齐,但好歹有了些战斗的架势。而各路义军的精骑骨干则在最后压阵督战,他们骑在马上,神色冷峻,手中的马鞭时不时挥动,威慑着前方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