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成饿殍牛魔王康康

第113章 被上了一课(第2页)

 钱守庸面露难色,说道:“李将军,这毕竟是朝廷的土地,若完全免税,实在不好交代。而且周围还有诸多官绅富户看着呢。这样吧,你们象征性地交三成赋税,我再暗中给你们返回来两成,实际只需要交一成,您看如何?”

 李明摇头道:“不行啊,钱大人,必须全免。我们军队为朝廷出生入死,这点要求并不过分。”

 钱守庸转头与李师爷再次低声商量了一番,而后说道:“李将军,要不这样,你们先按三成赋税缴纳,缴纳之后,我暗中再将其折算成银两返还给你部。如此,运送赋税的粮车往来,众人皆见你部依法交税,可为周边地主乡绅起示范带头作用,显示朝廷赋税政策一视同仁,而私下返还银两,亦不会被察觉。”

 李明思索片刻,觉得可以接受,便点头同意。然而,李明毕竟经验不足,未曾想到其中暗藏玄机:每到官府收税时,粮价往往处于最低谷,此时将粮食折算成银两,实际上是吃了亏的。

 紧接着,李明又严肃地说道:“钱大人,官府必须保证他们的安全,不能让他们受到旁边官绅大户的欺压,官府内部也不能随意为难他们。”

 钱守庸连忙满口答应:“李将军放心,回头我就派李师爷去告诫那些周围的地主乡绅,也会叮嘱当地官府,让他们多加关照。”

 李明又说道:“钱大人,虽说家属安置能减少些钱粮开支,但如今粮食还是远远不够用。您看能不能再多划点抛荒土地,我好招募些流民去开荒种粮,这样产出的粮食便能补充军粮。既然是为了补充军粮,这税能不能免了?”

 钱守庸一听,眉头皱得更紧,苦着脸说道:“李将军,你这可就为难我了。上头对赋税抓得极严,我这巡抚也得按规矩办事啊。这些年陕西连年灾荒,朝廷税收本就吃紧,我好不容易才稳住局面。若对这些流民免税,我实在没法向上面交代,弄不好我的乌纱帽都得丢了。”

 李明不以为然,反驳道:“钱大人,我这军队可是在前线为朝廷出生入死,风里来雨里去,就盼着后方粮草充足。多划些地让流民种粮,产出的粮食不也能充实边防吗?怎么就不能免税呢?”

 这时,一直站在钱守庸身后的李师爷插话道:“李将军,话虽如此,但朝廷法度森严,赋税乃国家根本。若是开了这个先例,其他地方效仿,那朝廷的赋税从何而来?往后各项事务又该如何运转?”

 李明看了李师爷一眼,说道:“李师爷,我也理解朝廷难处,但我这军队的粮草问题迫在眉睫。我招募流民开荒种粮,不仅能解决军队粮草,说不定还能让这一片地方繁荣起来,于国于民都有利,免税又何妨?”

 钱守庸摆摆手,说道:“李将军,你说的虽有道理,但免税之事绝无可能。这样吧,咱们各退一步,少交点税,你看如何?”

 李明坚定地说:“钱大人,不是我不肯退步,实在是军队粮草压力太大。我认为还是免税为好,不然这流民恐怕也不好招募。”

 钱守庸有些着急,提高声音说道:“李将军,你得体谅我呀!我这巡抚也有巡抚的难处,不征税我无法交差,可要是不帮你,你军队粮草不足,打起仗来失利,我这巡抚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李明沉默片刻,说道:“钱大人,那依你之见,交多少税合适?”

 钱守庸看了看李师爷,说道:“两成,不能再少了。以粮食的形式缴纳,这样也方便你直接补充军粮。”

 李明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说道:“钱大人,两成还是太高了。一成如何?这些流民本就贫困,若赋税过重,谁肯来开荒种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