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成饿殍牛魔王康康

第164章 京师震动(第3页)

 随着义军步步紧逼,距离京畿之地越来越近,消息如一阵狂风般迅速传入京城,顿时引起轩然大波。京内百姓人心惶惶,大街小巷都在议论义军的动向。平日里养尊处优的达官显贵们更是慌了神,纷纷想着如何自保。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有人收拾细软,准备随时逃离京城。

 朝堂之上,大臣们也乱作一团。刑部尚书刘宗周焦急地奏报:“陛下,高迎祥贼寇猖獗,已逼近京畿,京城危在旦夕啊!” 内阁大学士文震孟、礼部侍郎黄道周等大臣纷纷附和:“是啊,陛下,得赶紧想办法应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崇祯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听着大臣们七嘴八舌的奏报,脸色愈发阴沉。他紧握着龙椅的扶手,指节泛白,双眼怒目圆睁,猛地一拍龙案,大声怒斥道:“洪承畴身为三边总督,肩负剿匪重任,却如此无能!不仅剿匪不力,还以邻为壑,致使匪患如此猖獗!如今贼寇直逼京畿,成何体统!”

 言罢,崇祯皇帝当即下旨,“着洪承畴速速率兵东进剿匪,务必将贼寇尽数剿灭!若不能完成使命,提头来见!” 同时,他又声色俱厉地责令兵部尚书:“你即刻调兵遣将,加强京畿防御,若京城有失,唯你是问!”兵部尚书吓得连忙跪地,连称遵旨。

 洪承畴接到圣旨时,正在太原城中为如何彻底剿灭藏身山中的高迎祥部而发愁。因为消息传递手段落后,山西、河南两省互不统属,中间还有太行山相隔,洪承畴此时还不知道高迎祥又冒出来个大活呢。他看着手中措辞严厉的圣旨,一阵头晕目眩,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气的手脚发抖。但多年的征战经验让他迅速镇定下来,立刻着手重新调配兵力,选拔精锐,准备东进与义军展开殊死一搏。

 而此时的高迎祥,威风凛凛地站在真定城头,凛冽的风呼呼地吹,将他的披风猎猎扬起。他目光如炬,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义军更为壮阔的未来,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稍作停留后,他转身阔步走下城头,径直朝着城内帅府而去。一路上,街道两旁的百姓对他投以敬畏又夹杂着期待的目光,高迎祥神色威严,步伐沉稳,对这些目光视若平常。

 进入帅府,高迎祥当即传令,召集手下众将前来议事。待众将齐聚,帅府大厅内气氛热烈而庄重。高迎祥端坐在主位之上,环视众人,高声说道:“此次能顺利拿下顺德、真定,王铁牛功不可没!尤其是王铁牛率骑兵突击顺德城门,那一战,如神兵天降,打得敌军措手不及!为酬谢王铁牛的夺城大功,本王决定成立第九队,任命王铁牛为第九队的闯将!”

 此言一出,大厅内顿时响起一片祝贺之声。众将纷纷围向王铁牛,拱手称赞,恭喜他获此高位。王铁牛心中满是得意与兴奋,脸上洋溢着笑容,连连向众人抱拳回礼。他明白,这个职位不仅是荣耀,更是能让他更好地为李明发挥作用的契机。

 只见王铁牛转过身,面向高迎祥,单膝跪地,声音洪亮且坚定地说道:“多谢闯王厚爱!铁牛定当肝脑涂地,为闯王和义军的大业,拼死效力!”说完,又毕恭毕敬地向一旁的李自成投去恭敬的目光,脸上的神情一如既往的憨厚、谦卑。

 待众人逐渐散去,王铁牛也回到自己的住处。他警惕地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轻轻走到书桌处。王铁牛缓缓坐在椅子上,小心翼翼地从贴身衣物里掏出一块玉佩。玉佩质地普通,雕工也比较粗糙,一看就不值什么钱,王铁牛轻轻摩挲着玉佩,眼中透露出一丝旁人难以察觉的回忆之色。他盯着玉佩,仿佛透过它看到了李明,在心中默默念道:“将军放心,铁牛已谋得第九队闯将的高位,定不负您的重托……”随后,他又谨慎地将玉佩贴身藏好,整理好衣衫,大步走出卧室,恢复了那副憨厚老实、对他人热情豪爽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