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左良玉的后台(第2页)
侯恂此时已是兵部侍郎,驻守在通州。于是,左良玉和贺人龙一刻也不敢耽搁,带着仅存的五名家丁,匆匆翻身上马。他们扬起马鞭,狠狠抽在马背上,马儿吃痛,嘶鸣一声后便如离弦之箭般飞奔出去。一路上,寒风如刀割般刮过他们的脸颊,可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赶到通州,向侯恂求救。
官道上尘土飞扬,他们马不停蹄,饿了就从路边摊贩处抢几张饼子在马上啃,渴了便喝几口皮囊里的凉水。路过城镇时,也不管是否可能撞人,策马疾驰,引得路人纷纷躲避,看着这一群狼狈的败兵,不知发生了何事。
经过数日的奔波,左良玉和贺人龙终于抵达通州。望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城池,左良玉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带着众人朝着侯恂的府邸疾驰而去。
一行人赶到侯府门前,左良玉翻身下马,顾不上整理自己凌乱的衣衫,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府门前,用力拍打门环。“砰砰砰”的敲门声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响亮。不多时,门“吱呀”一声打开,门房探出脑袋,见是左良玉,先是一愣,随即露出惊讶的神情。左良玉急切地说道:“快去通报侯大人,就说左良玉和贺人龙有急事求见!”
门房不敢耽搁,匆匆跑进去通报。侯恂正在书房中审阅公文,听闻左良玉和贺人龙求见,心中不免诧异,赶忙吩咐道:“快请进来。”
左良玉和贺人龙在门房的引领下,一路小跑来到书房。见到侯恂,左良玉“扑通”一声跪地,声音带着几分哽咽:“侯大人,此番良玉实在是走投无路,还望大人救命啊!”贺人龙也赶忙跟着跪地,一脸懊悔与焦急地说道:“侯大人,我和良玉一时糊涂,犯下大错,如今自知罪孽深重,但求大人慈悲,拉我们一把,日后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侯恂赶忙起身,将二人扶起,看着他们狼狈的模样,心中疑惑,问道:“良玉,人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莫要慌张,慢慢说来。”
左良玉定了定神,将战场上如何腹背受敌,自己和贺人龙如何不顾洪承畴的死活擅自逃离,又如何遭遇高迎祥骑兵追杀,以及如今只剩五名家丁,担心朝廷追究等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侯恂听完,眉头紧皱,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左良玉和贺人龙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眼睛紧紧盯着侯恂,心中满是忐忑。
片刻后,侯恂停下脚步,看着左良玉说道:“良玉,你此次擅自脱逃,的确犯下大错。但念你往日也算为朝廷立下不少战功,我又怎能见死不救。”
左良玉听闻,眼中满是感激,连连叩头:“侯大人的大恩,良玉没齿难忘,日后定当以死相报!”
贺人龙也紧接着说道:“侯大人,若不是您,我们这次可就万劫不复了,以后但有差遣,我贺人龙绝无二话!”
侯恂思索片刻,说道:“如今要救你们,需从长计议。我修书一封给朝中几位重臣,为你们说情减轻罪责。另外,会调拨一些弓马娴熟之人给你们充作家丁恢复实力。此事重大,不容有失。” 说着,侯恂唤来一名心腹家丁,细心叮嘱道:“你立刻带上书信,分别送往…这几位大人府上,务必亲手交到他们手中,路上不可耽搁,明白吗?”家丁领命而去。
左良玉和贺人龙对侯恂此举感激不已,再次千恩万谢。二人暂时也别无去处,就在侯恂的府内住了下来,至于侯恂和左良玉二人晚上是否再续前缘,亦或贺人龙这个满脸大胡子的大汉有没有为了前途命运一起参与进去,那咱们外人就不知了。
然而,与此同时,远在京城,洪承畴的捷报已递到崇祯皇帝的案前。崇祯展开奏折,原本因胜利而稍有喜色的面容,在看到左良玉和贺人龙临阵脱逃,且家丁几乎损失殆尽,导致官兵右翼崩溃的内容后,瞬间变得阴沉无比。他猛地将奏折狠狠摔在地上,拍案而起,怒不可遏地吼道:“这两个逆臣,竟敢临阵脱逃,置大军安危于不顾,如此怯懦之辈,留之何用!来人,传朕旨意,即刻将左良玉、贺人龙捉拿归案,交刑部速审,务必要明正典刑,杀一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