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我只想给她们一个家,我有错吗?!(第3页)

 张夫人想了想,命人告知管辖商道的甄陶,让他准备好商马货车,携拜谒往兖州去。

 此刻她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若是留住许子泓,真许他一门亲事,将甄脱或者甄道给他,说不定现在中山才是商旅繁荣的中心。

 “竟然留了一手!”

 真是奸诈!

 铛!铛!铛!!

 她心中正来悔意,忽然听闻屋外院道里敲起金锣。

 “噢!有的人算盘落空咯!子泓先生立大功!肠子都悔青咯!”

 “甄!宓!!”

 张夫人忙跑出去,恶狠狠地叉腰找人。

 甄宓和母亲对眼的一瞬间,小豆包一样穿着雪白小袍的甄宓做了个鬼脸:“略略略!!”

 然后撒丫子就跑。

 “你给老娘站住!”

 ……

 鄄城衙署,郭嘉深夜叫来了许泽,正等候一道军情。

 “少耻啊,少耻!!”

 这十几日,郭嘉都还未曾缓过来。

 写信的那一夜,对他的心灵形成了强烈的冲击,震撼到了今日。

 以前只觉得最无耻的人是戏志才。

 没想到还有高手!

 本以为是有很多话想一口气说完,所以才需要准备六封书信,没想到,一人一封!还每个人都送了准备好的廉价信物!

 感觉他对甄氏每个姐妹都有情意!?

 以后许泽这厮的话,信不得半点,他真的有一种撒网养鱼的感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书信的内容也是……一堆正常人拼尽全力无法战胜的东西。

 甚至还剽窃了主公未写完的诗歌。

 好在第一批自黎阳而入兖州的商旅的确如约交纳关税、养护费、基建饲料费,仓廪入得价值四千多石的货物。

 证明许泽的想法是对的。

 两地通商之后,几处商道可以盘活一条生命线。

 形势一片大好,明年预计可以依靠这些税收增得数万石粮。

 许泽坐在郭嘉对面,不住的感慨:“乱世之中,谁能自保,我只是想给她们一个家,我有错吗?”

 郭嘉脸色一变,正要开骂。

 门外戏志才匆匆走入,跽坐在二人之旁,将一封密信放在案几上,“代汉者当涂高,你们还记得这句谶语否?”

 两人神态一正,各自点头。

 这年代的人都喜用谶语愚民,这句话据说出自春秋谶,但这本书已失传不可考,这句谶语却相当出名,当然听说过。

 是后来汉武帝曾笑言:子孙有六七之厄,代汉者,当涂高也。

 戏志才直接嗤笑起来:“下邳阙宣,对外传此谶言,解释为当涂高中的高,意高阙,而他姓阙则合谶语,居然有不少贼人聚首,密谋篡汉自立。”

 徐州虽然有陶谦入主,又得了汉廷的诏书正名。

 但实际上乱兵依旧很多,宗教盛行,谶语亦是不少。

 代汉者当涂高,有些人将“涂”通为“途、路”一类,合言就可称天命。

 而高则是高处,阙则有宫阙的意思。

 基本上都是牵强附会,反正有理则能愚民。

 “这是想干什么?据刺探所知,下邳阙宣不过数千人,自立抄掠至兖州边境?”

 郭嘉得到的军情,可是泰山、任城一带出现贼兵,抄掠山民,欲侵其境。

 “哈哈哈!”

 戏志才大笑起来,“当然不是,我敢断言,是陶谦背后默许。”

 郭嘉拿出了地图,仔细查探,下邳属徐州西南,想要到泰山郡,那只能走山林小道,总不能向陶谦借官道吧?

 绕道就要多走一百余里,多出来的钱粮又去何处来寻?现在任城已紧急派遣了乐进领兵驻防,阙宣想要趁势在冬日年关前大肆劫掠,断然不可能。

 他若是还要去泰山郡境内,则说明背后有人给粮。

 许泽挠了挠头,猜想道:“我觉得,与其猜测他背后是谁,不如直接想成最坏的情况,然后依此情况来防备设计。”

 “这样,就算最后不是密谋,我们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戏志才和郭嘉都投来了颇具兴致的目光,催促道:“那你说,此时应该假象为何等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