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你管它这那的,有婚约不是更好?

曹操笑着摇头,从这方面来看,许泽确实很单纯。

 蔡昭姬东行而中原腹地,带其父家学所藏典册四千余卷,在沿途尽皆遗失,但听闻蔡琰自小天资聪颖,过目不忘。

 这四千余卷的毕生心血,都被她记在心中。

 这等传言,可信也不可信。

 也许蔡琰真的记住了所有蔡氏着作,也许只是她自己的才学。但依此传开,并无可对证,日后办学作着依然有迹可循,蔡琰亦能深得学子崇敬。

 就为这,不知道多少人惦记着蔡昭姬。

 曹操笑骂道:“你呀,当真商贾出身,眼界太低!”

 许泽摸了摸脑袋,大口吃下一块烤肉。

 “你以为,那河东的卫氏是什么贪恋美色、或者笃行履约之人吗?他们看中的是昭姬的蔡氏家学,蔡氏师承学究五经的胡伯始胡公。”

 曹操说到这瞥了他一眼,笑道:“这么说吧,当年我去求学,也只是门生之交而已,并未得任何重视。”

 众人都对许泽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现在看来,蔡昭姬有意以此抬高许泽的身份门楣。

 曹操只能给他封官、日后也许还能为许泽求爵。

 但是想要得到世家名流的尊重、重视,只能靠学究渊博、师出名门,至少在当下是这样。

 蔡邕之学,能让许泽的身份得到天翻地覆的改变。

 “原来是这样……那我是否,应该放心大胆的去学?”许泽弱弱的问道。

 “学啊!”

 “当然学,人家蔡博士为了你,清晨相告,白昼赴学,以彰清白之意。他人求都求不来这等机会。”

 戏志才闻言亦是失笑:“子泓,你可知当年在颍川想听陈师一句注释,学子排于万人之外,数日方可得一句精要,已足以深思月余。”

 “既是要学,就要知礼,许司马,你可知拜师要以束修之礼?这个束修——”

 许泽没来由的一问,感觉捅了师长窝了,连曹操都在骂他土包子。

 现在大家都是几日宴席后,微醺的状态,谈笑风生、豪气干云。

 曹操还豪情万丈的和许泽说:“你管她这那的,区区河东卫氏算得什么?你直去其舍,怕什么风言风语?她有婚约不是更好!?”

 “日后你有鸿儒之学为本,‘知行合一’之学术便可传得天下,这是上天助你,岂有不取之礼?”

 “也有道理……”

 许泽像个新兵蛋子,不住的点头。

 他们东一句西一句,说得好像自己不去昭姬的屋里滔滔不绝的辩经,就会变成一位薄情寡义的渣男。

 当然,这种团宠的感觉,许泽还是很享受的。

 荀彧在左首位上喝茶,神态淡然,但心里莫名觉得许泽又变成了当初马车上的小纯情。

 其实一肚子坏水。

 呸,渣男。

 ……

 第二日。

 许泽在公署门口等来了程昱的马车,接过十条肉脯。

 这便是“束修”,师徒、亲友间相互馈赠最为淳朴的礼物。

 “是,是肉干啊?”

 许泽看看肉,又看看程昱,接着再看看肉,脱口而出的问道:“这是什么的肉干?”

 程昱当场呆住。

 猪啊!

 还能是什么的?总不能是人的吧?

 他耐着性子道:“许司马,这是东阿乡里最好的肉脯,我连夜命人回乡取来,特意为你准备。”

 许泽接到手中,又听程昱道:“此物只是彰显俗礼,还应制备一些蔡博士喜好之物。”

 “多谢仲德先生,”许泽拱手话别,将程昱的好意记在心里。

 同时也思索着蔡琰喜好之物。

 思绪一动,《神机百炼》出现在心绪之中,于其中找到了一把烟熏琴尾的七弦琴制法。

 许泽也听过蔡邕救木成“焦尾”的故事。

 送她一把琴,应该会喜欢。

 左右秋收将至,今年应当不会有战事,可以有闲情雅致,以文、武并行,勇猛精进!

 中午,许泽下直后特意换了一身衣服,外敞广袖儒袍,内为劲装缚手,颇有儒将之风,束发于冠,英姿勃发。

 带了束修去蔡博士府邸。

 刚进门,蔡琰看到他手上提着的十条肉干,眨了眨眼,不可思议的道:“肉脯?”

 “啊,我朋友家制的,肥瘦均匀,”许泽坦荡的笑着。

 蔡琰向别处不自然的看了一眼,问道:“束修之礼?”

 “对!晚上尝尝,让庖厨炙烤刷酱。”

 许泽交给一旁的婢女,站定理了理领子。

 蔡琰动容,端详片刻道:“这丝绸开衫袍还挺好看,显得英姿勃发。”

 这袍子兼具暗纹、深色彩,质地又是精良的丝绸、帛布,价值定然不菲。

 “升官了,公振送的行头。”许泽咧嘴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