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许都汉廷没问题!这就是我忠诚的大汉!(第3页)

 许泽笑着摆了摆手:“我读书人,不干那事。”

 “那就当做这何氏源自韩王信分支吧,那就是……信口开何呗?”

 “哈哈哈!!”

 帐内文武笑成了一团,还是君侯喜欢说笑话。

 “公仁,为我去游说何氏、桥氏。”

 董昭本颇有名望,加上行河内太守的身份,可以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他本人口才出众,善于游走于世家之间,他去最合适不过。

 ……

 十五日。

 许都天子知晓庐江战况,送来了诏书给许泽封赏,增百户食邑,传告乡里。

 同时拉拢何氏所用的诏书、兴修水利的诏书,司空府的公文,尚书台的公文,以及国库拨付的钱财人丁,一应俱全,全数送达。

 摆在陆康面前时,他人都是懵的。

 想了一炷香都没想明白,这些东西庐江治郡十年不知要了多少次,要么是道路阻隔不能送达雒阳,要么是乱世之后唯有自理。

 要么是直接被州府驳回。

 现在就这么容易?

 从陛下到司空府到尚书台,再到军户押运钱财物资,迁徙民户的动向,全部摆在他面前,那我们的许都朝廷没问题啊!

 我大汉没问题啊,这就是我陆氏一直忠诚的大汉!有什么问题!?

 谁说天子蒙难受辱于许都的?这许都朝廷太棒了!

 陆康心里美啊,宠臣就是好,要不说人家许泽能有功绩呢,他想要什么诏书,朝廷都第一时间给。

 日后庐江若是真能成为南拒柴桑、东临九江、北连汝南的繁荣大郡,那功绩有半数也能让我陆康沾沾光。

 “翁翁,何事如此高兴?”年仅十三的从孙陆议来讨教学问,一进门就看到自家叔祖父在傻乐,自与袁术交恶以来,已很少见到他这般开怀了。

 陆康招了招手,老怀宽慰的笑道:“助我击溃孙策、逼退袁术的这位君侯,当真是有意思,伯言,你来看看。”

 陆议早年丧父,主家早,所以未到弱冠的年岁就已取了表字。

 “好,”他快步走到案牍前,也是惊了一下。

 好家伙,一桌子的诏书、手书、书信,所言大多是繁荣庐江之大计。

 而且不是说着玩的,全是应许南校尉之情。

 这许南校尉背后到底是什么人?竟能这般资助其政誉?

 祖孙二人身在南方多年,远离雒阳朝廷中枢太久,今日也算是被小小的震撼了一下。